公平、公开、激励与利他行为——基于独裁者实验的分析
本文选题:独裁者实验 切入点:利他 出处:《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标准的独裁者实验中的支出额可以测量利他行为,本文通过设计独裁者实验的不同条件,考察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以及初始所得的公平性、信息的公开性和支出配套的激励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个体初始所得的公平性对利他捐赠的影响不确定,公开信息和给予支出配套的激励会提高捐赠水平,并对初始所得处于均值以上的优势不平等者有良好的正向捐赠激励,但对初始所得处于均值以下的劣势不平等者有反向作用。
[Abstract]:Altruistic behavior can be measured by the standard amount of expenditure in the dictatorial experi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the fairness of the initial gain by designing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dictator'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fairness of individual initial income has uncertain effect on altruistic donation. And there is a good positive incentive for the advantage inequality whose initial income is above the mean value, but the reverse effect for the inferior unequal income below the averag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项目“慈善事业发展机制研究——中国问题与政策建议”(项目编号:08JA790115)前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F0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妍妍;;论解决利他主义两难的几种进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2 韩昌跃;孙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3 苏华;杨理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志强;;纯粹利己主义反思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二重性[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3 刘超;卢泰宏;李伟伟;;中国老年人基于血缘关系的利他性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与营销诠释[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春玲;;论经济学中的人——经济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曾国安;;论市场经济的性质[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6 戴玲;罗燕婷;;对“经济人”假设发展的反思——兼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周诚;关于人的经济秉性的科学依据问题的探索[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教授 周其仁;恻隐之心的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 周诚;“双重经济秉性人”论纲[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海军潜艇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刘炳福;“斯密难题”与市场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周诚;“经济人”新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贺京同 那艺;经济主体“双重动机论”及其经济学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李怀;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制度人”假说[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3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4 时继锋;“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时敏;信任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刘佳;社会资本理论建构及其经济学意义[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杨未昌;经济人偏好解析[D];湘潭大学;2008年
4 速继明;经济利他主义与理性经济人教条的现实困境[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5 李洪胤;经济人假设的修正[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1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