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供求决定价格规律的假意识性质的交叉科学诠释
本文选题:价格 切入点:供给 出处:《经济经纬》2011年04期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由供求决定是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可是,从交叉科学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的优化性是有限的,因为在不利的工资-私人利润比率条件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组合的优化性没有什么意义。而从数学的观点看,所谓供求决定价格是一个伪命题,供求均衡的条件最多不过是规定了一个对应关系,它无法决定价格;价格是由其他变量决定的。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价格是首先由社会根本制度决定的。社会根本制度是因,而价格水平是果。由此,我们论证了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提出的供求决定价格规律假意识性质理论命题的科学性。
[Abstract]:Neoclassical economics holds that the price is determined by supply and demand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ross-science, the optimalit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limited. Because under the unfavorable ratio of wages to private profits, there is no point in optimizing the consumption mix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eople. From a 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the so-called supply and demand determines the price is a false proposition.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a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s that it provides for a correspondence that cannot determine prices; prices are determined by other variables... fo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The price is first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 fundamental system, the social fundamental system is the reason, and the price level is the result. Therefore, we demonstrat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false consciousness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that determined the price law put forward by Marx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8)
【分类号】:F014.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继国;用现代方法破解市场价值决定的难题——对所谓"供求价值论"之我见[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谢从军;对英国铁路改革中一些问题的产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3 晏智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塑多元价值理论——论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的经济学价值论基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金富,徐文国;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樊行健;胡成;;论会计管制与会计制度弹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潘希武;政府管制的两个限度与高等教育市场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7 宋小维;破产法的成本与效益[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曾令逸,彭星闾;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新论[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9 唐朝林;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再设计[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10 吴建,曹家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李素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依绍华;私营部门介入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林继;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群仿;股份制构建中的股东权利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李达观;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赤峰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5 梁涛;我国风险投资制度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陈奎峰;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7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8 胡洋;资本项目开放视角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朱彬;知识管理的机制设计及其量化模型分析[D];福州大学;2002年
10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春慈;;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探讨[J];学术交流;2011年07期
2 张云;杨来科;;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决定与最优出口规模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3 安红霞;;谈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拐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9期
4 刘太刚;;公共物品理论的反思——兼论需求溢出理论下的民生政策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9期
5 严金强;马一飞;;价值转形理论的研究路径及创新方向[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6 王岩;;马克思的商品供求关系模型及价格理论探讨[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7 左大培;;一般均衡分析中的个体预算约束[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黄燕婷;;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和定价策略探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9 张成昆;;对虚拟经济中市场的分析[J];世纪桥;2011年15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雪串;;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评析[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农业部外经中心农业项目处 李清柳;“需求经济学”的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2 陈淮;市场不相信垄断[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吴宗q,
本文编号:1682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