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对“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的商榷意见

发布时间:2018-03-31 08:17

  本文选题:唯生产力论 切入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出处:《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一般说来对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除了生产力标准以外,是否还应有价值标准;第二,对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重在生产力标准,辅之以价值标准"的说法能否成立;第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是否应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 first , generally to the appraisal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 besides the productivity standard , whether there should also be the value standard ; secondly , the appraisal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before socialism , whether it can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ppraisal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before socialism , the third , the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 whether it should b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roductivity standard and the value standard .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
【分类号】:F0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卫兴华;;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于学强;从党的两次盛会看中共理论创新的逻辑——体会建党80周年讲话与十六大有关理论创新的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黄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民主集中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汪志国;孙中山的治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承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尹怀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胡良厚;试析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的思维方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吴兆雪,王梅;学贯中西,综合创新——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过春茸;童劲松;;论江泽民公平效率思想的主要理论贡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耀桐;;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2 高放;;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许耀桐;;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和重点——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吴刚;;关于北京市东城区“胡同民主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5 叶裕民;;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鑫华;;回顾美育在共和国学校教育中重要地位的确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张寿春;金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和发展及其历史地位[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易本钰;王亚平;;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文明规律的探索与意义[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彩华;韩慈;;从1978年前的几个五年计划看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布局与调整[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文富;;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东生;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世良;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监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晓丽;普通高等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9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男;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历史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海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春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利勤;和谐社区构建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安锋;云南中等城市组群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胡涵;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永洁;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体系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晓丽;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少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语境下党政关系规范化论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珍;生产力标准与评价标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2期

2 刘长兴;论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尺度[J];长白学刊;1988年05期

3 胡占奎;对“生产力标准”几个问题的认识[J];理论观察;1988年Z1期

4 金隆德;如何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J];江淮论坛;1988年05期

5 黄楠森;论价值标准在实践检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6 熊吉安;生产力标准讨论中几个问题探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7 伍振戈;生产力标准与文艺繁荣[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8 黎永泰;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几个问题[J];天府新论;1989年01期

9 郑耀舜;生产力标准的哲学思考[J];求是学刊;1988年04期

10 陈承德;;生产力标准的实质[J];探索与争鸣;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莉;;共同富裕:衡量中国社会转型成败的价值标准[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岩;;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西珍;;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唐流德;;生产力标准是审读经济类书稿的根本尺度[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5 沈亚生;;对价值观相对论的六点批判[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中国生产力学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情况[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8 王乃琨;;论传统美德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作用[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9 周晔;;马克思关于“检验人实践的标准”的新发展—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A];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劲松;;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估价操作模式的探讨[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秦逸 通讯员 陈丹;公车改革中的“生产力标准”[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文忠;建民主政治要坚持按生产力标准用人[N];组织人事报;2008年

3 黄河清;中国艺术的价值标准就是“雅俗之辨”[N];美术报;2009年

4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德刚;评价阶级为何坚持生产力标准[N];北京日报;2002年

5 李景源;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N];河南日报;2004年

6 钟青;员工招聘锁定文化与价值标准[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张小明;员工招聘:锁定文化与价值标准[N];发展导报;2003年

8 张小明;员工招聘:锁定文化与价值标准[N];市场报;2003年

9 方言;和谐,,统一价值标准[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蒋娅娅;上海金融市场为各地GDP增值[N];解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白常凯;公共政策评估程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远征;评麦金农东亚美元本位下的汇率说[D];吉林大学;2008年

4 谢国旺;国际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小平;基于EVA理念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继海;基于客户感知和优选竞标的精确管理策略及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8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刘晓靖;实质自由与社会发展——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莲;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和探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饶佳林;我国当前大众传播下专业建筑批评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雷旭辉;金融资产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汤阳;观演建筑的价值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纪伟;油画自画像在中国当代美术中的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曲勇;从教育评价的视角探析“后进生”现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8 韩进萍;海域所有权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谊婷;试论基因优生思想对伦理的挑战[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闽;设计的伦理学思考[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9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9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