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高级使用价值理论与循环经济
本文选题:低级使用价值 切入点:高级使用价值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坚持三个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原则、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再利用原则以及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生态经济、节约经济和科技经济的融合。马克思的高级使用价值理论和节约理论已经包含了当代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他的这一理论主要分布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46、47、48卷,内容丰富、实际、精辟。循环经济理论只不过是马克思的高级使用价值理论的别名而已。据此可见,马克思是循环生产,抑或循环经济理论的创始人。
[Abstract]:Circular economy refers to the social mode of production to the recycl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features.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will adhere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namely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tion principle, principle and principle of recycling waste recycling production and use in the process. The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essence of ecological econom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economy. Marx's theory of higher use value and saving theory already contain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theory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Engels Marx > volume 25,46,47,48, rich in content, practical, incisive.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is only the advanced use of the value theory of Marx's alias. Accordingly obviously, Marx is the production cycle, or the founder of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分类号】:F091.91;F014.3;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连颖;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日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李志军;没有可持续发展 只有选择死亡——全球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J];科技智囊;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梁晓亮;[N];经济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用;;大型化工项目体现的循环经济理念[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2 张斌;;甘肃省农业循环产业经营模式研究——以宏丰公司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3 李闯;;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地区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杨洁;刘家顺;;发展循环型农业运作方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5 高松;汪建明;;基于系统分析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6 冉珑;田义文;;试论循环经济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的法律地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7 谈圣伊;;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8 黄国清;刘彩云;王博;;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定位和主要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9 袁中英;;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10 李杰兰;焦慧元;刘晓乾;吴士锋;;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英;方政;;浅析生态伦理视阈下的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梁日忠;赵艳龙;温诚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江心英;;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盛明泉;高利芳;;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鲍健强;陈明;;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毛e鹐,
本文编号:1689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8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