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家庭跨期决策与被试异质性——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实验经济学分析
本文选题:家庭决策 切入点:跨期决策 出处:《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摘要】:本文研究家庭成员个人偏好对家庭共同跨期决策的影响和被试异质性对实验行为的影响。在分别针对大学生和农村居民开展的高回报跨期决策实验中,本文在控制条件下获得两类被试的个人和家庭决策行为的可比数据,运用随机参数模型分别就夫妻双方的个人决策、个人决策与家庭共同决策,以及学生与农村居民的决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估计两位家庭成员对家庭共同决策的相对影响力。结果表明,收益金额和兑现时间这两项特征均显著影响跨期决策行为,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现时偏向型偏好。男性比女性、学生比农村居民具有更强的对早兑现收益的偏好。此外,男性比女性对家庭共同决策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学生家庭决策中男女性影响力的不平衡程度大于农村居民家庭。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members' personal preference on family joint intertempor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s' heterogeneity on experimental behavior.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the comparable data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decision behavior of two kinds of subjects under the control condition, and apply the stochastic parameter model to analyze the individual decision, individual decision and family decision of husband and wife, respectivel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the two family members on the joint family decision was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income amount and cash delivery tim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intertemporal decision making behavior. Among them, students have a strong current bias. Men have a stronger preference for early payoff than women, and students have a stronger preference for early payoff than rural residents. In addition, men have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common family decisions than women. The unbalanced degree of male and female influence in students' family decision-making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rural household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哥德堡大学经济系;
【基金】:瑞典海外发展研究署资助 瑞典Jan Wallander and Tom Hedelius基金会资助 瑞典研究委员会(Vetenskapsr det)对本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069.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光锋;田文华;李林;;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医院非专利技术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坤;个人投资风险偏好程度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民;铁路客票实际价格水平对运输需求及收入的影响分析[J];系统工程;1999年05期
2 翟庭好,席彦群;论企业资产结构[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黄科登;投资组合原理及应用[J];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4 何淑贞;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00年03期
5 尹显萍;买壳上市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及制约因素分析[J];江汉论坛;2000年04期
6 李永清;现代企业投资业务的特点及内部控制目标[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刘双明;关于投资风险的测量方法[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冯宝玲;对收入、费用会计要素的再认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朱连才,姚维刚;关于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10 张敬华,薛庆根;提高我国农产品收益的对策措施[J];农业信息探索;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杉杉;牛宙;;从研究生求职中的一个“诚信”现场实验谈诚信[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方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绩效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建强;曲福田;诸培新;陈江龙;;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原毅军;耿殿贺;;价值创造能力下中外企业联盟的组建动因——基于离散变量下企业决策行为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陶永华;;随机极点配置容错控制策略[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林晓梅;何贵兵;;跨期决策结果序列偏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宁强;梁大开;丁伟;;基于CPLD的优化消谐PWM数字触发电路的分析和实现[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8 易凌;何跃国;;国家助学贷款走出困境的新途径——一种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石永恒;;非零和对策中的决策行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10 戴昌钧;刘广;;信息效用及其在决策行为中的应用[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鹏;政府决策:向“三拍”说不[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2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邵秋萍;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N];证券时报;2004年
3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八课题组;加强权力制约监督 规范领导决策行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马凌 卢继勇;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行为[N];人民邮电;2003年
5 汪馥兰 胡明忠;大课题 大调研 大项目[N];光华时报;2007年
6 记者 李鹏;政府决策:向“三拍”说不[N];重庆日报;2005年
7 韩晓荣 许实现 龙金花;公开带来公正[N];人民武警;2003年
8 梁竹苑 周媛 饶俪琳 李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经济学:探索人类决策行为的神经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于宏波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脑中的决策 决策中的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刘晶;TD-SCDMA博弈中盘[N];中国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崇铁;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曾庆群;移动商务决策行为及其价值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志宏;资产证券化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熊波;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与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沈蕾;上海家庭服装消费决策行为的系统整合模型及其市场应用[D];东华大学;2002年
9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丽娜;大学生普遍信任对静态博弈决策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海东;不确定因素下项目投资决策行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王金风;后悔情绪与投资决策行为关系的探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米伟;调节方式对作为与不作为后悔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龚彩云;面向决策的影响图结点聚集方法[D];云南大学;2010年
6 陈晶;决策信心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三福;X学院领导决策行为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祝颐蓉;决策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郭洪涛;非线性思维与决策行为[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霞;民营酒店投资决策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1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9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