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互惠偏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和谐社会 切入点:行为经济学 出处:《商业时代》2012年14期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和谐离不开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公平、互惠与合作。但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单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互惠理论,强调了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公平和互惠偏好,从这种社会偏好出发,可以探究社会和谐经济的内在机理。本文从思想的产生、理论的形成以及模型的构建对公平互惠偏好进行了阐述。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nomic harmon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fairness, reciproc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economic actors.However, the 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economic man believe that the main body of economic behavior simply pursues the maximiz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strengthen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fairness and reciprocity based on behavioral economic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subject of economic behavior with limited rationality has certain preference for fairness and reciprocity. From this kind of social preference,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social harmonious economy can be explored.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ference of fairness and reciprocity from the generation of ideas, the formation of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s.
【作者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JY017)的支持
【分类号】:F0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蒲勇健;;植入“公平博弈”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自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贡献[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2 龚霁茸;费方域;;寻求公平的经济人——相关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2期
3 蒲勇健;;建立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委托-代理模型:物质效用与动机公平的替代[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荆丽丽;;“经济人”假设——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阐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王睿;蒲勇健;明悦;;互惠性金融创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3期
4 丁一兵;;从发展中国家经验看政府经济责任的转换[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5 曹跃群;谭松珩;夏进文;;垄断竞争市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持久效用市场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卢安文;王跃平;;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荣武;贾战宁;;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1期
8 张春勋;鲁强;周军;;公司与农户契约的互惠与信任研究[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9 刘敬伟;蒲勇健;;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10 张同健;蒲勇健;;基于群体行为演化角度的社会福利扩展机制解析[J];当代财经;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敬伟;基于互惠性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和谐经济的贡献[D];重庆大学;2010年
2 袁茂;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段力妼;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何旭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李训;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魏光兴;公平偏好下的报酬契约设计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钟美瑞;公平偏好视角下行为激励契约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郝英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彭长生;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安小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空间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圆圆;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玉静;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市场购销主体演化博弈行为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3 秦祥亮;县级政府官员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欢;经理人公平偏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战欣;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赵亮;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产出分享激励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李媛园;国内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贾战宁;公平偏好、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刘金平;基于团队协作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黄璐;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蒲勇健;;植入“公平博弈”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自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贡献[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媛;张同健;;浅论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陆媛;张同健;;浅论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同健;蒲勇健;;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社会构建模型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01期
4 张同健;;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社会构建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5 刘良灿;张同健;;论互惠性偏好理论的内涵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叶德珠;;和谐社会构建与政府干预的路径选择——从英国政府拟实行人体器官捐赠“推定同意”规则谈起[J];经济学(季刊);2010年02期
7 张同健;李迅;孔胜;刘敬伟;;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体系解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同健;李迅;孔胜;刘敬伟;;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体系解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李爱梅,凌文辁;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廖方;左思蓓;;行为经济:创新的机会与捷径——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凯平博士访谈[J];新资本;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晓玲;行为经济学“助推”正确选择[N];文汇报;2009年
2 蒋占刚;“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的独特魅力[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陈志武/文;希勒教授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究[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行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陈宇峰;回到拓疆时代的行为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6 梁小民;公正出效率[N];人民日报;2003年
7 实习记者 赵瑾;行为经济学大师希勒和他的六大金融“幻想”[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梁怡;行为经济学另辟新路会否引来经济学革命[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胡希宁 鲍永升 薛世斌;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授予心理学家?[N];学习时报;2003年
10 经济学家 梁小民;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涛;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微观解释:行为经济学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4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锋;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0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0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