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低碳经济:生态时代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8-04-10 12:13

  本文选题:低碳经济 + 生态时代 ; 参考:《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摘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制度创新的结合,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共赢。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其出现不是某一种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矫正"制度失灵"和与自然合作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low - carbon economy is the unific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 the co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low - carbon system innovation . The goal is to win - wi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system balance . The low - carbon economy is a new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It is the result of human being in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It is the result of human being in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法律责任研究》(项目批准号:10XFX019)
【分类号】:F06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伦增;;学术期刊外部效益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2 杨伦增;;学术期刊办刊经费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编辑之友;2006年05期

3 余耀军;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4 王志平,明戈晖;论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税收制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赵鑫;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政策保障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穆红莉,孙丽欣;从外部性控制策略分析主要环境经济手段的异同[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7 黄沈发;王敏;杨泽生;;崇明岛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2期

8 莫莎;欧盟东扩在环境领域的影响及我国出口企业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8期

9 黄宝涛,田伟平,周洁,黄爱明;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分析[J];公路;2005年04期

10 陶建格;薛惠锋;;资源环境问题的博弈思考[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楚;沈满洪;;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矩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周一虹;;排污权交易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穆红莉;于海燕;;对两种主要污染控制政策的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田义文;张哲;田甜;;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晁润;;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琰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水荣;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杨涛;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史光华;北京郊区集约化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徐波;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校建民;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俞海山;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人口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升起;农产品国际贸易生态经济效益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2 纪新伟;环境审计内容研究—兼论环境审计定义[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张彦军;我国环境审计准则问题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郑仁荣;水资源保护税税制之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5 陈锋;水权交易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6 易况伟;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度量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陈毕新;环境价值在公路建设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8 张超;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生产力的产业结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奚爱玲;上海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空间分析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松;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亚平,谢正栋;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展看当前国际环境关系[J];人文地理;2002年03期

2 高云,毛留喜,程磊;关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3年12期

3 田亚平,李虹;从海牙气候会议的失败看全球环境合作的障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立新;;低碳经济导向下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邹娜;;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3 钱笑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J];世纪桥;2011年15期

4 郭立珍;;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5 张慧君;;低碳经济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学理论;2011年16期

6 鲍依福;;浅探低碳经济与热电联产[J];硅谷;2011年15期

7 崔曼宁;;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8 陈效兰;;低碳经济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9 李慧;李娅莉;朱晓海;;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物流运输新模式[J];江苏商论;2011年06期

10 章文燕;;低碳经济下的供应链协同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铁铮;;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铁铮;杨品舒;;我国低碳经济理念的传播问题分析[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林震;费衍慧;;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福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郭秀君;田文美;;低碳经济与我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5 汪恭礼;;宣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途径与建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6 陈建成;程宝栋;;森林与低碳经济刍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宋天和;洪伟达;;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钱坤建;岳学文;奎建蕊;方晋;方海东;潘志贤;杨艳鲜;纪中华;;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小安;新生态时代的旅游深化[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记者 赵翔宇;昆明地产呼唤“生态时代”[N];昆明日报;2007年

3 王松霈;生态时代指出人居生态化发展方向[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迈入总部经济生态时代[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念文;变自然优势为市场优势[N];消费日报;2006年

6 刘思华;生态经济本质的充分表达[N];广西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培;房地产业应回归“生态化”本质[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朱铁臻;“宜人”才是城市追求[N];友报;2006年

9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陈宇光;打造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苏州城[N];苏州日报;2010年

10 熊湘非;新的家园:生态住宅即将亮相[N];大众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文艺;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范基平;低碳视角下的呼包鄂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钟志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亚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邬莎;低碳经济下武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戈;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化道路新走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德;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其关税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王捷;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云南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毅;北京市绿色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1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31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