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辨析

发布时间:2018-04-14 23:14

  本文选题:收入分配 + 经济增长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西方学者对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多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切入,研究收入分配影响财富增长的效应问题。自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倒"U"结构以来,经济学家们热衷于检验其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莫衷一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来,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结论多倾向于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
[Abstract]:Western scholars have been studying the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economic growth for a long time.Classical economists study the effect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wealth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e distribution.Since Kuznets put forward the inverted "U"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1955, economists have been keen to test its existence or not.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economic grow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ends to be that incom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has nega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分类号】:F014.4;F0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当代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2 鲍静海;张远;;试论以货币流速为基础的短期经济增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朱晋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及《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论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唐国华;许成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高鸿鹰;;新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6 李欣广;;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推进[J];海派经济学;2010年04期

7 李小宁;孙琳琳;;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质量[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资本论》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洪超;;权衡论:基于传统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另类经济增长理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瑞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樊瑛;张鹏;刘娜;;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形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高宏伟;王素莲;;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收入分配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浩;季任钧;;文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初步框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熙保;;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从库兹涅茨假说谈起[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8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梁言顺;;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梦霖;《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N];人民日报;2009年

2 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朱茵;费尔普斯出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主讲人 夏业良;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我们期望怎样的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王东京 赵建军;人类行为与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林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坚实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 戴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N];安徽经济报;2008年

8 李力 编译;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浙江大学 杨吉;菲尔普斯的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王凤鸣邋谢有光;社会政策是“生产性要素”[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2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秦正云;基于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创业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5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陶磊;能源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明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蒋琼;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关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祝秀梅;文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韩媛媛;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D];兰州商学院;2009年

6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单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9 黄树洪;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李倩;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1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51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