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社会:1776—1790年《国富论》在英国的传播
本文选题:《国富论》 + 传播 ; 参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8期
【摘要】:在亚当·斯密生前的1776—1790年,《国富论》开始在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现实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的实现是建立在这一时期《国富论》的文本及其思想的传播的基础上的。在这一时期,《国富论》的传播过程是复杂、曲折的,它不是《国富论》的思想与观点的简单再现与扩散,而是受经济社会条件影响甚深。通过《国富论》的文本的出版、发行,《国富论》开始进入公众领域。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们对于《国富论》阅读、理解等活动,《国富论》的社会意义开始彰显。与此同时,随着报刊杂志以及各式书籍对于国富论的介绍与讨论,《国富论》的思想与观点在英国进一步传播开来。基于此,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生态面相由此也呈现出不同的维度,从而《国富论》的文本意义与现实价值也更为丰富而具体。
[Abstract]:From 1776 to 1790 before Adam, the wealth theory of the country began to exert a realistic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of the United Kingdom. Howev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was based on the text of the state rich theory and the spread of its thought. In this period, the spreading process of "the rich theory of the country" was complicated and tortuous, and it was not < On this basi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wealth theory of the country" began to manif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wealth theory of the country" began to manifest. The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various books on the theory of rich countries have further spread the ideas and views of "the wealth of the country" in Britain. Based on this, the ecological face of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his period also presents different dimensions, thus the text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theory of state rich" are more abundant and concret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F0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明山;《国富论》研究中应当弄清的两个问题[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1期
2 李静;;亚当·斯密思想述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徐华;斯密问题解读的合理思路[J];求索;2005年06期
4 牧君;让人回到本性[J];中国总会计师;2005年04期
5 苗钟颖;;并非问题的“斯密问题”[J];学术交流;2008年11期
6 郭波,辛立国,单文博;解读斯密——试析《国富论》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邴风;亚当·斯密怎样看劳动工资差距?──读《国富论》的一点感想[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2期
8 梁小民;拯救亚当·斯密[J];读书;2004年07期
9 许午;;论亚当·斯密及其价值观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10 魏江林;;浅析经济人假设与利己主义[J];经济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世祯;;斯密教条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2 马涛;肖绣文;;“经济人”与人文关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3 方识华;程桂荣;;关于价值工程建成国际性学术学科的思考[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4 马元良;;知识经济引起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黄瑾;;论全球化——马克思、斯密和李斯特三种理论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郁芳;;马克思关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思想及其启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美玉;;经济增长动因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世祯;;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附录三:世界生产力大会资料 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简介[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10 胡世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 崔宜明;离开了《道德情操论》就无法真正理解《国富论》[N];文汇报;2009年
2 魏德东;亚当·斯密论宗教市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唐小惠;经济学是让人快乐的学问[N];金融时报;2010年
4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研究院院长 克里斯托弗·贝瑞;真实的亚当·斯密[N];文汇报;2009年
5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永远的导师(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东京 赵建军;国家何以致富[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先耀;两只“看不见的手”在同时挥动[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潘启雯;“关怀经济学”:超越度量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贺京同 那艺;经济主体“双重动机论”及其经济学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李华芳;国欲富,先自诊[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红霞;亚当·斯密美德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时继锋;“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2年
4 汤正仁;西方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震;市场条件下法律如何创造财富[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苗钟颖;解析“斯密问题”[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太盈;斯密思想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宣正林;同情,,美德与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诺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巍;“斯密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梁翠平;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会;斯密“经济人”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1年
10 闫笑;斯密问题—亚当·斯密个人自利及其道德性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8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7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