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环境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拓展
本文选题:环境再生产 + 自然力价值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经典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资源、生态等环境因素舍弃掉了,只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内部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实物替换与价值交换。经典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隐含着一个假定:自然资源供给无限大,不计算自然资源本身价值并且人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然而,这一理论无法解释现代社会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需要对其拓展。本文在经典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第Ⅲ部类(即环境再生产部类)及对第Ⅰ、Ⅱ部类的价值构成拓展,得出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Abstract]:In the classical Marx's theory of reproductio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resources and ecology have been abandoned, but only the material replacement and value exchange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means of livelihood in the whole economic system are studied. The classical Marx's theory of reproduction implies an assumption that the supply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infinite, the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not calculated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s far lower tha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However, this theory can not explai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are of great concern in modern society and need to be expanded. On the basis of classical reproduction theory, by introducing the third class (t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reproduction category) and extending the value composi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es, the realiz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simple reproduction of the three major classes a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广平;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2 苏广实;;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4期
3 王奇,叶文虎;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4 刘平;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及其经济哲学蕴涵——社会变迁的一种经济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原荣;朱晓媚;吴安湘;周青山;;桂林市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雷长群,顾培亮;可持续发展价值学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蒋敏元;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蔡剑辉;论森林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李微;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7 于法稳,尚杰;资源配置的驱动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闵庆文,刘寿东,杨霞;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9 彭念一,陈曜;可持续发展观与价值理论的扩展[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10 王朝明;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程瑶;;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杨振民;;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张渝英;董诚;王运红;;科技资源共享研究框架体系的探讨[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袁志;;泛环保产业:由可持续发展看环保产业未来走向[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6 徐映梅;;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国民核算框架设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2 于伟;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彭红斌;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魏明侠;绿色营销的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史安娜;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宏观及微观需求预测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8 李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9 耿玉德;林业产业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10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山;可持续运输发展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李彦;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3 蒋立和;盘锦市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庞佑林;农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王沛;论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之影响[D];广西大学;2001年
6 于杰;关于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尹民;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保护恢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韩贵锋;环境价值评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9 阮俊华;区域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估[D];浙江大学;2001年
10 王永斌;西部开发中退耕还林(草)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及其经济哲学蕴涵——社会变迁的一种经济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3 李广平;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何承耕;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地理;2001年04期
5 苏广实;;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4期
6 王奇,叶文虎;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7 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赵秉栋;论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9 赵海燕,赵宝刚,胡玉红;论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价格[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吴新民,潘根兴;自然资源价值的形成与评价方法浅议[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象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假设与可持续经济系统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本兴;;马克思“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思想的当代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9期
3 魏焕信;自然力价值质疑——与刘有源、田辉玉先生商榷[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蒙永胜;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骈永富;试论区域经济创新的几个原则[J];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06期
6 刘有源,田辉玉;论自然力价值及价值论整合——兼与胡钧、魏焕信、卫兴华、周骏等教授商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有源,田辉玉;泛价值论[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8 姜文来;自然资源资产折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9 利忠;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4期
10 杨立勋;深圳城市管理的创新之路[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冀文海;生态环境也有价值[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8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8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