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1999年~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1 17:15

  本文选题:就业 + 产业转移 ; 参考:《经济经纬》2012年03期


【摘要】: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labor return, the employment of all province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ta convergence. The contribution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to the employme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The proportion of FDI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rising rapidly, the opening degree and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r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employment growth i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and the employment is only the same. The eastern performance is obvious, indicating that the eastern third industry is more developed and can effectively pull employment,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still mainly relying on manufacturing to expand employment. Compared with the government driv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East is more dependent on private investment to pull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黄淮学院国际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79 001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FJJ044)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24004502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金课题(90407003104)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覃成林;王荣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σ趋同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 于爱晶,周凌瑶;我国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关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靖宇,杨海峰;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3 靳春平;廖涛;;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川为例[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4 张阿玲,黄伟,张晓华;地区经济差距根源的区际产业经贸关系实证研究——从我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表试算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5 陈仲常,张建升;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6 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7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我国区域间GDP增长根源的实证研究——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试算[J];财贸研究;2005年05期

8 钱明霞;经济学视角中的当代大学生就业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欧阳昌朋;;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宏观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1期

10 王秀芝;尹继东;;中国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D];西北大学;2004年

6 严汉平;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西北大学;2004年

7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段志刚;中国省级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10 李保民;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卫奇;江苏省地区经济差距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屈珍国;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彬;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宋翠玲;对中国区际经济金融发展的一种分析框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迎霞;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梅;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范言慧;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D];湘潭大学;2003年

8 李燕;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霞;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乔国锋;制度变迁程度与东西部经济差距分析:一种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文兵;陶爱萍;;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2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杨玉华;;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6期

4 刘军;邱长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评估[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5 王剑,张会清;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6 刘维林;胡晓鹏;;论跨国公司的就业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7 周申;杨传伟;;国际贸易与我国就业:不同贸易伙伴影响差异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8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9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10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颂;吴显涛;;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J];中国市场;2009年13期

2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3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李轶敏;;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胡黎明;刘友金;赵瑞霞;;产业区域转移研究的源起、发展与趋势[J];湖湘论坛;2011年01期

6 王浩倩;对价值实现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2005年08期

7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6期

8 孙玉娟;高秀春;王金增;;基于产业转移效应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俞国琴;;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J];长江论坛;2007年05期

10 毛广雄;;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作战;李梅;;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产业项目转移和评价中的运用研究[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彦英;;产业集群形成中政府的功能定位[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3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杨永忠;;极化状态下边缘地区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鲍振峰;;布劳的不平衡交换理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廖才茂;;可持续绿色生产力的结构支撑体系[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问君;产业转移创造世界新财富[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工经所 魏后凯 白玫;当前经济区域学重大理论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当前经济领域引人关注的几个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4 高春涛 袁兰兰;虚拟经济“创造”财富[N];金融时报;2006年

5 明泽;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得到了什么[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本报驻东京记者 马玉安;日企业应对“产业空洞化”的策略[N];金融时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虹剑;近百名经济学高参山城论剑[N];西部时报;2009年

8 ;完善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9 吴斌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税开征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州委党校 谭云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试验区的软实力建设[N];恩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海华;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崔海潮;产业转移、世界制造中心变迁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陈晓涛;产业演进论[D];四川大学;2007年

5 魏国江;价值链分工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永辉;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惠凯;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晓;产业转移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决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周建龙;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潘毅刚;国际直接投资下产业国际转移规律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4 林衡博;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邹积亮;产业地区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伟;区域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魏勋国;区域差异与一体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韩庆江;临港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趋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杨凤敏;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沈昊驹;产业分工、工业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3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83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