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与实行低碳消费之多维透视
本文选题:新马克思主义 + 异化消费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2期
【摘要】: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提出,在当今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消费领域出现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广告消费、一次性消费和独我消费,导致经济恶性循环、政治动荡不安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变形。面对日益严重的异化消费现象,生态危机开始产生并随之迅速蔓延,人类据此提出了低碳消费理念。实现由异化消费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变、政治和谐稳定、生态和谐发展及国际格局的分化重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Abstract]:New Marxism overcomes the alienation of consumption theory that in today's society due to the capitalist system leading to alienation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mainly manifested in advertising consumption, one-off consumption and exclusive consumption, leading to a vicious economic cycle. Political unrest and distorted values.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consumption, the ecological crisis began to emerge and spread rapidly. Accordingly, human being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consumpt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lienation consumption to low carbon consumption mod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politic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ecologic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pattern.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社科基础教学部;
【基金】:2009年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新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号BZXYQNRW2009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14.5;F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郑召利;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和阐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仲生;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研究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张鑫;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张璐;从人性的异化到复归——有感于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伦理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9 王双桥;人的自然存在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关福艳;;论卢卡奇、葛兰西和马尔库塞视域中的“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7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10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琳;弗洛姆论人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2年
3 曹稳;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吴琳;论芒福德的技术哲学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敏;弗洛姆技术社会人道化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陈荔;国内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及语码混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兰俊丽;马克思、卢卡奇、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及其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蔡乾和;从实践论的观点看科技异化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建伟;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琳;;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与实行低碳消费之多维透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2期
2 雷雪芹;;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异化消费[J];传承;2010年24期
3 邓化媛;张京祥;;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更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魏开;许学强;;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范式述评[J];城市问题;2009年04期
5 张应祥;蔡禾;;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6 胡建;;生态伦理与循环经济之关系探讨——兼析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7 张应祥;蔡禾;;资本主义与城市社会变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8 朴寅星;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J];城市问题;1997年01期
9 刘新新;论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中国;2004年12期
10 吴建峰;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理论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坚伟;我国住房商品化进程中住区空间形态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邓蕾;廉租房的空间政治:为什么城镇廉租住房政策落实缓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云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1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