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容利益”观察视角的“国家悖论”治理
本文选题:国家悖论 + 共容利益 ; 参考:《东疆学刊》2012年01期
【摘要】:"国家悖论"被道格拉斯.诺斯称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政治难题。经验观察表明,"国家悖论"在我国当前的改革实践中具体体现为"国家建设"与"民主化"的两难困境。借用奥尔森的"共容利益"概念,可以为我们摆脱这种困境提供一个较好的突破口。
[Abstract]:The Paradox of Nations was written by Douglas. North called the fundamental political probl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mpirical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state paradox" is embodied in the dilemma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s current reform practice. To borrow Olsen's concept of "inclusive interest" can provide a better breakthrough for us to get rid of this dilemma.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基金】: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县级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项目编号:2011YBXM35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宇燕;强化市场型政府[J];读书;2005年03期
2 丁学良;;印度政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参考;2007年09期
3 丁学良;对印度尼西亚(1997-1998年)经济危机的社会学观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4 杨小凯;后发劣势[J];新财经;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英辉;;法治视野下的“整体政府”:弥合府际争议的归一之道[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卢现祥;;论强化市场型政府及其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3 曹亮;;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4 张京祥;陈浩;;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与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6期
5 张立国;;奥尔森的集团政治思想论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马晓蕾;;浅析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贸;2007年06期
7 泮伟江;;从规范移植到体系建构——再论中国法律的本土化困境及其出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管清友;;曼瑟·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10 杨解君,庄汉;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获得与行政法治的努力方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红臻;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吴自聪;在个人理性与政府权力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凌;金融市场治理与公平参与[D];天津大学;2007年
8 戴新华;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姜国俊;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宝森;佳木斯市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的思考[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2 金香爱;中外审计监督体制立法模式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程胜光;大国经济自生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喜凤;基于利益集团视角的我国转轨时期药品价格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韩红梅;公共权力寻租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英辉;我国府际争议的现状、成因及其降解[D];苏州大学;2008年
7 周迎新;我国出口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邓李娜;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关中东北旅游区跨越式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施永福;我国休闲产业治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付勉平;比较优势与自主创新间的张力与协调[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4期
2 任旭峰;;中国农村集体组织耕地保护行为研究——基于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3 本刊记者;;中注协召开“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座谈会[J];财务与会计;2011年07期
4 ;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更好服务国家建设——中注协注册会计师行业“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座谈会纪要[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6期
5 王霄雯;毛文伟;;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J];人大建设;2011年08期
6 ;经济强镇 文化名镇 宜居新镇——金山朱泾建设宜居新市镇[J];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7 ;中注协召开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李勇会长要求全行业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担负起“服务国家建设”这一崇高使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8期
8 ;以诚信树信誉 以品牌拓市场[J];云南科技管理;2011年03期
9 李勇;;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担负起“服务国家建设”这一崇高使命——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8期
10 ;房地产法规近期出台[J];现代经济信息;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2 李馨;;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何精华;;“科学有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政府作用的一个行政学解释[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 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5 金吾伦;;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学技术和人文诉求[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戈泊;;关于专利战线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浅见[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绍光;马骏;;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斯重遥;;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A];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四十周年、中国焊接协会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9 丰箫;;国家建设和乡村教育中的小学教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谷丽;丁X;陈树文;;R&D经费与专利申请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典胜 记者 杨淑芳、田之章;服从国家建设大局 高标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N];人民武警;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正喜;七成电量支持国家建设[N];徐州日报;2008年
3 财政部副部长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 李勇;担负起“服务国家建设”的崇高使命[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记者 夏祖军;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更好服务国家建设[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姚雷;张雅林: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N];国家电网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叶涛;培育科技“千军万马” 民间发明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7 记者 赵嘉鸣;强调大力发展科技推进强盛国家建设[N];人民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赵永存;莲城大桥喜获国家建设工程质量银奖[N];湘潭日报;2010年
9 侯昭纯 本报记者 井洋 宋占奇;牢记嘱托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齐心协力为国家建设大粮仓[N];黑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夏祖军;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更好服务国家建设[N];中国财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2003年
2 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宜;疾病、政治与国家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陶双宾;再置的生命:1946-1976,,辽西北村落中的国家、社会与农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江远山;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肖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霞;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增强国民创新意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鸣;民国后期的县级政权重构[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汪仕凯;政治运动与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轶群;国家战略工程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磊;中国共产党与人大制度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史悦;无效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李红芹;国家与市场视角下的农技站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易凤霞;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殿文;系统科学视角下创新型国家建设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云;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