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持续消费中的适应性行为倾向及其影响策略
本文选题:可持续消费行为 + 进化论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引导和鼓励可持续性消费行为,而人类的不可持续性消费行为根植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互适应而长期进化的基础。许多现代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本质原因都在于进化中形成的适应性行为倾向,包括:利己主义倾向、对比倾向(相对地位动机)、模仿倾向、短视倾向和漠视无形倾向。尽管消除由于进化形成的适应性行为倾向十分困难,但是亲缘选择、互惠利他主义、高成本信号理论和生命史理论等为顺应和利用适应性行为倾向,推进可持续消费提供了可能。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needs to guide and encourag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the un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human beings is rooted i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 adaptation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essential causes of many moder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lie in the adaptive behavioral tendencies formed in evolution, including: egoism, contrastive tendency (relative status motive, imitation tendency, short-sighted tendency and ignoring invisible tendency).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eliminate adaptive behavioral tendencies resulting from evolution, genetic selection, reciprocity altruism, high cost signaling theory and life history theory are the reasons for adapting and utilizing adaptive behavioral tendencies. Promo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offers the possibility.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0YJA63007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6110075)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月;;进化视角下的间接互惠行为——评《道德体系生物学》及其开启的间接互惠行为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曹天生;张晓芳;;论“凤阳文化”定义诸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杨华;;中国知识分子矛盾形象之管窥——从文化角度浅谈作者与文学人物形象的矛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叶宁;;异国的故乡——浅论美国唐人街的文化共生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吴迎君;;费穆之《生死恨》的“影戏”美学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的美学形式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蒋大兴;;国民性、资本市场与法律的深层结构——民众的“好赌性”与市场调控法则[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8 刘雪松;儒家文化传统与法治社会中的公民意识塑造[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9 应玲素;;论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现代际遇[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10 袁剑;;游牧社会视角下的满蒙历史:清代族群问题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熠;;从冲击中走向融合——我国刑事审判权运行与恢复性司法互动之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雷龙乾;;发展本体论——论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三重历史目标[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5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超;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曹禺与奥尼尔戏剧人物比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建风;小学师生日常交往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怡;试析香港与内地女性电视节目表现形式的异同[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合理性、相似性与差异性[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2 郑双阳;;严复经济伦理思想中的进化论元素——基于义利观的考察与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荣朝和;对创新的占有与控制——进化论经济学对工业化过程的新解释[J];经济科学;1998年02期
4 白展云;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J];财经科学;1980年04期
5 曾国屏;系统进化观与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钱苹;进化论与经济学[J];经济评论;1998年05期
7 刘宇伟;;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分类、模型及信息诉求[J];消费经济;2010年05期
8 刘辉;;西方关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整体化研究趋势与借鉴[J];消费经济;2010年03期
9 吕文风;;论可持续消费行为转变的途径(综述)[J];特区经济;2008年01期
10 杨智;邢雪娜;;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质化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慧琴;张燕;;马克思的产业组织演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黄少安;孙圣民;;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牛飞亮;黄庆华;;适者生存:从进化论角度考察经济学研究对象[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慧卿;发烧经济学[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程恩富;生物的共生与经济演化[N];光明日报;2004年
3 刘铮;马、恩之异同[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双阳;严复经济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婷;知觉行为控制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94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