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生态文明的源头
本文选题:消费异化 + 合理消费 ; 参考:《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生活方式对生态恶化起着源头作用。消费异化,使消费者迷失,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消费顺从生产。来自生产对资源和生态的直接破坏,最终还是由消费实现的,消费不仅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利润,也实现对资源的耗费与生态的退化。通过消费文化引导,形成全社会的消费自觉,奠定合理消费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festyle plays a source role in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The dissimilation of consumption makes consumers lose their way of life and makes people's consumption comply with production. The direct destruction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from production is ultimately realized by consumption, which not only realizes the value and profit of commodities, but also realizes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ecology. Through the guide of consumption culture, the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rational consumption is lai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promoted, an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世杰;;关于发展生态文化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2 董雅丽;李晓楠;刘军智;;消费文化视域下的消费观念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新平;刘思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视域下绿色经济再生产理论模式探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亚越;俞海山;;高素质人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徐明娟;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的生态转向[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费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尹世杰;略论消费文化[J];财贸经济;1995年03期
2 曹梅静;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刘思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可持续经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03期
4 董天策;;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研究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少伟;;符号误读与消费文化趋同化[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王成兵;;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当代消费文化问题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于光远;;谈谈消费文化[J];消费经济;1992年01期
4 沈端民;简析古代“节俭”消费文化抑制消费的实质[J];消费经济;1999年05期
5 李彦和;消费经济研究的新拓展——评尹世杰的《消费文化学》[J];消费经济;2002年05期
6 肖浩辉;消费理论研究中的又一创举——《消费文化学》评介[J];消费经济;2002年05期
7 王成兵;略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J];学术论坛;2004年02期
8 王洪斌,王yN;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王麦成;消费中的文化意味[J];经济师;2005年06期
10 郭融融;;消费文化与品牌[J];上海商业;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金星;;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年进展概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3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夏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消费异化的运演逻辑——与鲍德里亚的一种对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王菊;房春生;;循环经济理论对消费文化的影响趋势分析[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户晓坤;;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7 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在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致辞[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丁超;;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五次产业分类法探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张存刚;陈增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清;白雪华;郑娟尔;;“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法经济学证伪[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丽平;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25日在哈尔滨召开[N];黑龙江日报;200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胡静;在新消费市场领先一步[N];消费日报;2006年
4 ;风险社会中的财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韩震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消费活动精神性转向的哲学思考[N];长江日报;2007年
6 林鸣;比消费者更“喜新厌旧”?[N];中国质量报;2006年
7 尹世杰;大力加强消费经济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8 韩震;关于消费活动精神性转向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李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启智;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张兴桥;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D];吉林大学;2004年
3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明;本雅明消费文化思想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宇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产方式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坤;生态文明视域下现代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缪舟红;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当代消费文化论初探[D];浙江大学;2007年
5 蒋红利;论建设节约型社会条件下的消费伦理[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王雪;当代消费主义文化批判[D];燕山大学;2010年
7 赵新;消费异化与审美救赎[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雯;论消费异化的批判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丽兰;马尔库塞消费异化思想及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罗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9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9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