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交互的链式产业集群知识传播分析
本文选题:链式产业集群 + 知识交互 ; 参考:《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摘要】:基于产业集群中主体知识交互博弈这一微观作用机制,研究链式产业集群中知识传播的宏观行为。分析链式产业集群主体在知识学习效应、知识协同效应和网络互惠效应下的知识交互行为。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集群中主体知识交互的内在机理和动态演化过程,以及影响链式产业集群中知识传播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 knowledge interaction game in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macro-behavior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in chain industrial clusters is studi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nowledge interaction behavior of chain industrial clusters under knowledge learning effect, knowledge synergy effect and network reciprocity effect.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knowledge exchange among the agents in the clust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in the chain industrial cluster. Finally, the related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网络视角下链式产业集群知识创造、传播及知识集成研究”(70973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链式产业集群知识传播的路径依赖与网络重构——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11YJC630007) 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多重网络嵌入下集群企业知识共享与创造研究”(20123514110011)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基于环境选择和主体适应的链式产业集群知识传播网络重构研究”(JA13211S)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协同创新网络主体行为同步优化研究”(2013B077);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多重网络嵌入的产业集群知识传播网络重构研究”(2012C011)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演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GY-S13031)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璜;;合作进化模型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于江鹏;吴翠花;;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技术集群企业R&D合作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3 刘良灿;张同健;;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4 范群林;邵云飞;唐小我;;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与集群制造企业交互创新的自发演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4期
5 蔡彬清;陈国宏;;复杂网络视角下链式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以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6 阮国祥;阮平南;;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6期
7 王先甲;全吉;刘伟兵;;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与合作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校企合作理性研究[J];广西教育;2013年03期
2 李俊华;;双元性组织创新平衡机制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5期
3 张远飞;贺小刚;连燕玲;;“富则思安”吗?——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4 孔静静;韩传峰;;应急组织合作的结构逻辑及运行机制——以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5 李鑫;;中国传统哲学与本土管理研究:讨论与反思[J];管理学报;2013年10期
6 周磊;杨威;;知识联盟中企业吸收能力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7 林敏;李南;吴贵生;;关键知识员工离职对研发团队知识交流成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4期
8 蔡珍红;;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科研团队激励[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9 姜巍;高卫东;张敏;;中国煤炭资源铁路流通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J];经济地理;2013年01期
10 何喜军;武玉英;;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网络企业收益与合作行为的关系仿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海云;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D];苏州大学;2012年
2 张笑楠;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晶;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内部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冯荣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大企业知识溢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顾立汉;服务集群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艳;基于异质认知种群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均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刚;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韩喜艳;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程;证券交易者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付晶;企业知识外部化的博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云霞;供应链企业隐性知识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淑静;互惠性偏好、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王莉莉;有限理性视野下民事能力制度功能再定义[D];山东大学;2013年
6 曹思远;基于策略性行为的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裕;供应链融资下存货质押模式中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8 杨金花;企业社会资本、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与服务创新绩效关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谭嘉磊;演化博弈论及其在发电侧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森;;从合作的演化到合作的复杂性——评阿克斯罗德关于人类合作生成机制的博弈论试验及其相关研究[J];东岳论丛;2007年03期
2 朱海燕;魏江;;集群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0期
3 钟华勇;王立平;;基于知识共享的集群企业创新行为的博弈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谭劲松;何铮;;集群自组织的复杂网络仿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蔡宁;吴结兵;殷鸣;;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6 吴俊杰;盛亚;;网络强度、网络开放度对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浙江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7 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8期
8 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9 黎继子;刘春玲;;集群式供应链: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耦合[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5期
10 杨蕙馨;李贞;;集群内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国红;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凯;基于知识溢出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增长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兆刚 ,徐雨森 ,刘则渊;知识溢出效应及其经济学解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1期
2 冯鹏志;论知识创新的社会运行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建强;知识 经济 学习[J];电脑知识与技术;1998年08期
4 袁葵荪;经济增长率新探[J];经济学家;1999年05期
5 ;路甬详谈科技挑战[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9年11期
6 伍先斌;我国知识经济工程刍议[J];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新经济不新在哪里[J];企业文化;2002年05期
8 许光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应具备的心态[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9年03期
9 尹怀勤;;知识经济与科技传播[J];科协论坛;1999年01期
10 曾兆祥;关于建立商业营销学的意见[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智慧;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石纪伟;知识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燕;知识价值的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0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0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