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比较经济学 + 文化学派 ; 参考:《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综述并对比了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两个研究范式,即以罗斯菲尔德为代表的历史研究和基尔索、津加莱斯等的实证研究。两个范式都是静态视角,都认为文化是通过经济体制和个体行为来影响经济绩效。历史研究把文化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而实证研究把文化局限于宗教和地域;历史研究重在比较各国文化影响各自经济体制的不同结果;实证研究用实证方法证明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一般机理。经济绩效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实验研究是主要发展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pares the two paradigms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and culture, namely,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represented by Rothfield, and the empirical studies of Kierso and Zingales. Both paradigms are static, and both think that culture influence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economic system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Historical study regards culture as a complex system, while empirical research limits culture to religion and region. The empirical study demonstrates the general mechanism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by empirical metho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on cul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ar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97208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0440665)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902264)
【分类号】:F0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仁德;论比较经济学的“转轨”与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8期
2 周万钧;研究比较经济学 为我服务——评李立中教授的《比较经济学》[J];财贸研究;1992年03期
3 李欣广;论"中国式比较经济学"的构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钱荣X;评西方比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J];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01期
5 李建标;汪敏达;任广乾;;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6 綦彦臣;比较经济学研究可操作性路径选择及实证[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4年02期
7 宋忠霞;;书山径[J];理论与当代;2006年08期
8 贾根良;制度主义与比较经济学的新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5期
9 张仁德;比较经济学的危机与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3期
10 ;比较经济学[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柳欣;;新古典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梁怡;新比较经济学内功:求解制度变异[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王虹 整理;生意背后的战争在改变世界[N];新华日报;2009年
3 自由撰稿人 专栏作家 柳红;吴敬琏:夯实基础[N];经济观察报;2009年
4 朱兴龙 孙景宇;研究转型经济的学者齐聚南开探讨:转型经济学的定位与展望[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英娟;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及提升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治国;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15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1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