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性经济规则波到非线性经济危机
本文选题:经济波动 + 经济规则波 ; 参考:《商业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它由许多影响因素形成的单一频率的、单色的经济波叠加而成。线性叠加产生经济规则波,非线性叠加产生经济危机。非线性经济危机源于线性经济规则波的非正常波动,具有汇聚效应和色散效应,能够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国家之间传播。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非线性经济危机将会逐渐消失或向外传播。
[Abstract]:Economic fluctuation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formed by the single frequency and monochromatic economic waves formed by many factors. Linear superposition produces regular economic wave, and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produces economic crisis. The nonlinear economic crisis originates from the abnormal fluctuation of the linear economic regular wave, which has the effect of convergence and dispersion, and can spread among different enterprises, industri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Through appropriat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nonlinear economic crisis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or spread outward.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202 云南财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1D33
【分类号】:F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繁定;;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论和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论之我见[J];学术月刊;1989年10期
2 宋清;;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综述与评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唐丽华;;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逆周期管理选择[J];当代经济;2011年11期
4 李向民;;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理论述评[J];集团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5 熊远光;;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经济危机应对措施探析[J];学术论坛;2009年05期
6 梁捷;;经济波动 是公害还是常态?[J];中国纺织;2009年07期
7 范从来;董书辉;;金融危机、收入结构与经济波动[J];经济学家;2009年12期
8 朱巧玲;杨威;;经济危机背景下重新审视奥地利经济学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9 王琴梅;;论经济周期规律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06期
10 葛兆强;;经济危机、经济增长与市场经济模式选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对经济危机下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反思及启示[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葛和平;刘爱文;;经济危机的空间之维——资本广化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金岷;;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王岩;;制度失灵还是市场失灵——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栾文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范从来;董书辉;;金融危机、收入结构与经济波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崔友平;;重温邓小平“上台阶”理论 熨平我国经济周期[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严法善;;美国的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再学习[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李光远;;第十一讲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10 刘旭友;;实际冲击与实物储备机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超越“仇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孟琳;经济滞胀的病根:财富标志供应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经济危机预言者获诺贝尔奖[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朱晓彦;哈佛同窗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危机[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梁捷;经济波动是公害还是常态?[N];财会信报;2009年
6 ;英认为经济危机比最初预想更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柯象中;经济危机刮起经济学“头脑风暴”[N];中国财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忆宁 ;诺奖新人的中国盲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9 余斌;《揭开经济危机的底牌》简评[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李义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全新说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兴波;金融—经济危机视野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变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杨民刚;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D];山东大学;2005年
4 吴春雷;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长瑞;投机消费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伟;在有限周期条件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最优化方法[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楷弛;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淇;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锐;开放经济下的金融资产调整[D];青岛大学;2002年
3 尚阳;生产要素拥挤理论内涵及其与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初宁宁;经济危机及其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艳;对宏观经济平衡条件的最初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7 丁玲;理性疏忽框架下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黄克捷;经济波动与公司的信用风险[D];复旦大学;2009年
9 赵京明;现代西方政府宏观经济干预理论发展及其比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仲福森;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26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