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品定价理论评述
本文选题:公共品 + 定价 ; 参考:《东岳论丛》2012年01期
【摘要】:垄断性行业的定价问题是公共经济学的难点,在本文中,回顾了几种公共定价方法,包括:线性定价、非线性定价和激励定价。其中,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定价方式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学基础上,公共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这一新进展可以看出,在垄断行业中,建立激励定价模型,将能够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Abstract]:The pricing of monopoly industrie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public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several public pricing method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linear pricing, nonlinear pricing and incentive pricing. Among them, incentive pric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ublic economy based on information economics. From this new development, we can see that in monopoly indus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pricing model will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cos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6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江;信息产品二部定价模型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史际春,肖竹;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丁浩;张星臣;何松彪;;基于二次分配复两部制的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贾凤丽;庇古手段中外部成本的定量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5 王万山,伍世安;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6期
6 齐放;张粒子;魏玢;阙光辉;;基于拉姆齐定价理论的销售电价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2期
7 黄新华;;政府管制、公共企业与特许经营权竞标——政府治理自然垄断问题的政策选择分析[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8 张粒子;谢国辉;朱泽;舒隽;;准市场化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8期
9 范斌;张粒子;;华东二期电力市场建设初步设想[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1期
10 黄海涛;张粒子;乔慧婷;杜宁;;基于变密度聚类的居民阶梯分段电量制定方法[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玉平;李志峰;;公立高校学费定价方法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锐;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激励性管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于洪涛;跨流域调水定价与调整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祝祖强;基于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的中国铁路收入清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马乃毅;城镇污水处理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欣颖;转型时期政府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炳毅;政府医疗管制模式重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蕾;合作式参与:国有企业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D];南开大学;2009年
9 谢国辉;绿色发电调度模式和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王艺;绘画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玮;现阶段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任璐;我国公务员薪酬公平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单晓华;关于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鞠志龙;城乡一体化下的道路客运票制票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夏;我国药品政府定价机制及相关对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龙叶明;中国图书定价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王准;上网电价政策对火电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蔡建刚;基于价格上限的我国输配电价格规制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晏鸿鹰;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公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宋庆梅;基于时间差别定价的地铁票价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山;论公共品市场[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2 綦好东,王爱华;民主财务与村级公共品供给[J];财政研究;2003年07期
3 樊丽明,石绍宾;关于国际公共品供给与消费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11期
4 樊丽明;美国非赢利组织公共品供给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5 杨满社;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下)[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6 卢洪友;“一品两制”的经济分析——兼论公共品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的社会公平[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0期
7 卢洪友;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8 赵强,樊丽明;公共品供给的第三种机制——美国的非赢利组织供给公共品分析及启示[J];财政研究;2003年02期
9 贾海彦;转轨中国公共品导出机制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卢洪友;公共品供给效率制度设计的理论思考[J];财政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魏建;;两种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中国农村的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2 周勇;;收入与社会捐助型公共产品供给[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秀华;;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合作——以山东省新泰市平安协会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学军;;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性障碍及其矫正——基于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宝廷;;公共品、政府支出与最优增长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薛竹;;教育问题的社会政治经济学分析[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许彬;;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立忠;负担变重:公共品匮乏与分配不公的双重挤压[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许小年:公共品不等于政府品[N];民营经济报;2007年
3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樊继达;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多样化[N];新华日报;2009年
4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樊继达;重构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激励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郑晓燕;我国公共产品生产可借鉴PFI体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常修泽;政府提供公共品也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魏凤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产权能够保障公共安全吗?[N];广州日报;2006年
8 王维平;以公共政策创新保证公共产品供给[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肖瑞 李利明 实习记者 杨洋;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徐振宇 何早早;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汤玉刚;论政府供给及其效率[D];复旦大学;2006年
4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卓华;社会发展脆弱性的技术经济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戴群;垄断竞争产业升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闫威;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昭;公共品自愿供给中的捐赠行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柳俊峰;我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模式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朱柏铭;纯公共产品性价比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4 贺少军;乡镇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龙游宇;论区域公共品的适度提供[D];湘潭大学;2002年
6 吴锋;阿玛蒂亚·森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肖劲草;正义与经济分配[D];山东大学;2009年
9 廖嵘;从公共产品的供给看政府职能的转变[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芮晔平;第三部门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7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