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解说

发布时间:2018-05-01 15:10

  本文选题:鲍德里亚 + 符号政治经济学 ; 参考:《北方论丛》2013年02期


【摘要】: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扩展和补充,并指出商品形式已被当代社会符号形式所取代。波德里亚认为,传统社会资本家的社会控制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而现代却是通过对符号的全面垄断来实现社会控制。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符码的控制进而操控整个消费环节和流通领域。于是,提出用符号政治经济学来代替经典政治经济学,这对于全面理解现代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歪曲是非常有意义的。
[Abstract]:Baudrillard expanded and supplemented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and pointed out that commodity form has been replaced by modern social symbol form. Baudrillard believes that the social control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ists is realized by squeezing the surplus value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ile the modern society controls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complete monopoly of symbols. That is, the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society controls the whole consumption link and circulation field through the code control.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distortion of the core value system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by replacing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ymbolic political economic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国俊;祝君;;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进路[J];理论探讨;2010年01期

2 覃志红;;马克思生产理论研究的反思与探索[J];齐鲁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王鸿博;;空间与权力——《如意郎君》的空间书写研究之一[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吴东民;孟宪斌;;我国社区NGO发展现状与思考: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Spatial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o the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8年01期

5 蔡英辉;;我国斜向府际关系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邰杰;;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谢纳;;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当代“空间转向”[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8 王凯元;;试论福柯的空间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光昕;;昌耀:诗的抵抗史[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10 李静;;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美冰;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吴春;大规模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章慧宇;都市迷宫的系统观照与现代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亓志梅;《红字》中的多重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真;西方当代空间化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绍荣;张爱玲和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文霞;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权力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岳光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蒈;以“死亡”唱响“象征交换”的序幕[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宁宁;居住空间视角下乡村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楠;朱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2 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年02期

4 覃志红;;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当代价值[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春;;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早期消费社会思想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杨迪;;浅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理论[J];沧桑;2010年08期

3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年11期

4 郭晓敏;;“消费异化论”在当代的发展轨迹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赵津晶;朱华乔;罗峰;;论消费主义的极端符号消费[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燕军;吴宁;;论鲍德里亚的文化符号消费理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夏莹;;符号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吗?[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8 刘维兰;刘维春;;试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全面推向符号[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9 仰海峰;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般理论建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吴欣然;;从消费符号化看符号的生命力[J];新闻世界;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茌良计;;符号的梦魇——评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夏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消费异化的运演逻辑——与鲍德里亚的一种对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5 程伟礼;;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资本文明极限[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金元浦;;转向: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兼论贝斯特、凯尔纳的《后现代转向》[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兴桥;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D];吉林大学;2004年

3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5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当代消费主义文化批判[D];燕山大学;2010年

2 穆春;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伟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慧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D];河南大学;2008年

5 郝聪聪;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意识形态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戴维;消费主义题域中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巴晶;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婷婷;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学军;符号的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批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

本文编号:182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