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基于异质性偏好和政府视界的分析
本文选题:环境质量 + 经济增长 ; 参考:《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05期
【摘要】: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环境约束的DSGE模型,运用贝叶斯估计对主要参数进行校准,本文分析了不同政府视界类型下的政府和消费者环境质量偏好及其随机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消费与资本)、环境质量与消费者和政府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环境质量偏好的增强或其正向冲击难以引致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双赢";(2)居民环境质量偏好的提高或其正向冲击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双赢";(3)远视型政府会从自身长远效用出发追求"绿色GDP",这有益于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 DSGE model with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e main parameters are calibrated by Bayesian esti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eferences of government and consumers and the impact of random shocks o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output,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onsumer and government util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government's p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r its positive impact can hardly lead to "win-wi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p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r its positive impact can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Win-Win" ("Win-Win") "farsighted" government will pursue "green GDP" from its own long-term utilit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happiness index".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zd&020)的资助
【分类号】:X196;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丽琳;朱启贵;;技术冲击、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2 郑方辉;李燕;;经济发展、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基于政府整体绩效的视野——以2008—2010年广东省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4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5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刘斌;;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9 魏巍贤;高中元;彭翔宇;;能源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4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钱志权;;1978—2007年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9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章文光;覃朝霞;;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9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肖教燎;土地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的分析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佳;落后产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约的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晖;朱军;;经济可持续增长、生产技术局限性与环境品质需求——环保投资两重性角度的一个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2期
2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TFP贡献的考察[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3 郭熙保;罗知;;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与减轻贫困——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4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J];环境保护;2005年06期
6 邵帅;齐中英;;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7 刘海英;张纯洪;;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张的非一致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8 胡宗义;刘亦文;;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CGE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9 黄勇峰;任若恩;;中美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10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景天魁;[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坤;刘贤赵;常文静;;烟台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计量技术的检验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2 何小洲;;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对重庆市环境质量变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08期
3 杨丽霞;;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关系的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1期
4 赵振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理论探索;2008年05期
5 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批评综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马晓钰;李强谊;汪平臻;;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7 李正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质疑与思考[J];生态经济;2010年11期
8 陈瀚;杨惠芳;邱丽君;;衡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9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10 赵志威;吴铁雄;;环境质量与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博;曹明明;;基于西安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陈金泉;;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建设研究——以赣州市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谢贤政;李进华;;安徽省工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金芳;;关于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成群;高勇;;浅论天津市河东区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及对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志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述[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湖录;既保证经济增长又保护环境质量[N];钦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昌苗苗;南宁 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水质百分之百达标[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郭文生;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改善[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胡煜军;以环保优化经济增长[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沈峰;环境质量纳入政绩考核体现科学发展观[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连维良 吴天君;克难攻坚 再接再厉 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再创辉煌[N];新乡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邵丽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记者 单小书;优化产业布局 改善环境质量 实现持续发展[N];抚顺日报;2007年
9 记者 江涛 左利琼;一季度全市环境质量有喜有忧[N];广元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婵莉;银川环保部门:6项措施确保首府环境质量[N];华兴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谭鑫;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4 秦云鹏;青岛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李仕兵;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蔡立哲;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肖慧;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思;中国FDI、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兆立;基于EKC曲线的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初步评价[D];青岛大学;2007年
4 王伟;陕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伟琴;基于资源禀赋视角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一新;吉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国强;新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8 陈建强;新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9 孙可;天津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yN俊;北京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