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中的兼容策略与公共政策
本文选题:国际标准竞争 + 兼容策略 ; 参考:《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兼容策略和政府相应的公共政策,对于推动后发的中国自主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至关重要。为了给中国政府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构造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研究技术标准的市场规模和兼容成本对企业兼容决策的影响,得出了企业在标准竞争中选择互相兼容、单向兼容和互不兼容策略时的决策条件,据此为中国政府制定有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的公共政策提出建议。
[Abstract]:Compatibility strategy and government's corresponding public policy are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dependent standards in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relevant public policies, a three-stage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scale and compatible cost of technical standards on enterprise compatibility decision. The decision conditions of mutual compatibility, one-way compatibility and non-compatibility in standard competition are obtain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public policies conduciv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mpetition.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4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RC0801)
【分类号】:F0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检贵;收入分配、市场规模与工业化——墨菲等人工业化理论述评[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2 王宁宁;;自然垄断的动态演变及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0期
3 许明;;自然垄断的动态演变及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5期
4 李少惠;鲁诚至;;区域专业化形成过程研究[J];经济论坛;2006年06期
5 谢富胜;李安;;分工动态与市场规模扩展——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9期
6 李逢春;;从分工到融合 市场的演进过程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23期
7 朱章国;论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中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年06期
8 张君;撤销民航、铁路业政府管制的依据——可竞争市场理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01期
9 冯金华;市场均衡曲线和市场均衡弹性[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10 刘贞;程勇军;杨武;任丽芸;;从演化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诅咒现象[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长生;王晶晶;汪海;;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杨慧玲;;马歇尔的组织结构理论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韦伟;;经济增长与企业组织创新[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4 冯金华;;市场均衡曲线和市场均衡弹性[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乔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的阶段性特征和传导机制——兼以中国为例的一种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刘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学强(罗湖区委副书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现代商业企业的产生[N];深圳商报;2001年
2 ;新经济 京港合作的明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告别凯恩斯主义回归亚当·斯密传统[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刘平;关系经济:法制弱化的产品[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赖普清;市场的性质[D];浙江大学;2007年
2 庄佳强;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慧玲;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柯忠义;技术授权、技术创新与社会福利[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凌云;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1年
2 程健;对福格尔关于铁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宏巍;从行为经济学看优势富集效应的发生机制[D];同济大学;2008年
4 韩启钰;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发产业化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5 刘国余;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互动的传导机制与福利的文献综述[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4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