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阐释
本文选题:经济转型 + 理论预设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转型的研究,经历了从"华盛顿共识"向"演化—制度"的范式转变,但其根底始终深藏着基于西方市场经济模式及其相关理论预设的局限。而对人类历史上两次重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制度基础的分析表明,经济转型密切关联于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性变迁,并始终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制约乃至决定性作用。研究对象的微观化和实证化以及整合多学科的整体性制度阐释,为突破既有研究范式提供了可能。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mainstream economics has experienced a paradigm shift 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evolution-system", but its root is always based on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y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tive force,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two majo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in human history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cial culture, and is always influenced, restricted and even decisive by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microcosm and positiviz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holistic i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to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radigm.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教育部项目(10XJC850006) 云南省教育厅2010年重点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文勋,何伟福,张锦鹏;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2 陈庆德;皇权制度的二重性与中国民族经济进程[J];战略与管理;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周博文;国家主权的相对性与绝对性[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宗震;;孙中山的伦理观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张瑞堂;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淼;规划性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民主选举实践——以湖南B村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湛艳伦;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权力:一个乡(镇)视角的透视——以湖南合镇及白村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李闰华;民族交往与近代广西农业的发展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埏;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J];思想战线;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荣耀;赵红岩;;资本逻辑与经济转型[J];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2 帕萨·查特杰;阮思余;;民主与经济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4期
3 许小年;;凯恩斯主义的教训[J];山西青年;2011年07期
4 张桂文;;从古典二元论到理论综合基础上的转型增长——二元经济理论演进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5 杨远昌;;流动性偏好升温的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1年26期
6 武鑫;;人力资本与制度供给[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后记[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谭丰华;;转型期经济增长:基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洪银兴;;闭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4 陈万义;;产业结构的演化分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晓辉;张t,
本文编号:1846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