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
本文选题:虚拟经济 + 指标体系 ; 参考:《商业时代》2012年32期
【摘要】:虚拟经济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得到加速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腾飞往往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发展的结果。如何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虚拟经济发展水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成为一个同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定义虚拟经济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测度指标体系对虚拟经济发展进行评估和反映。
[Abstract]:Fictitious economy gets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after entering 20 th century. The economic takeoff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s often the resul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virtual economy. How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conomy and virtual economy has become a topic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virtual econom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an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
【分类号】:F0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经济界;2003年01期
3 李凌云;;虚拟经济的测度指标初探[J];开放导报;2009年02期
4 刘骏民;财富本质属性与虚拟经济[J];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5 王国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美东,杜鹃;应对虚拟经济负效应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晓宏;;符号货币制度与经济危机:机理、根源与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姜琰;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爆发[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4 许博;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形成[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5 张丹;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6 杭品厚;;浅议虚拟经济[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7 李琪琦,张杰平,向锐;论实业投资与虚拟投资的关系[J];财会通讯;2004年12期
8 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1年05期
9 张蕾;虚拟经济下劳动的新变异[J];财贸研究;2003年04期
10 马艳,王晓茜;房地产经济的虚拟化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淼;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丁志华;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明锋;房地产价格波动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宣蓓;国际虚拟经济立法规制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兵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艾宏玲;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浪;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宋丰杰;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角下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蕙;虚拟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杨桂英;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9 田野;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尤倩芝;虚拟经济中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可适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芳锦;试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J];经济论坛;2004年18期
2 李多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探析[J];理论前沿;2006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作荣;基于国家倒金字塔结构扭曲下的虚拟经济过度增长及其后果[J];改革;2001年02期
2 张时醝;正确认识虚拟经济[J];理论导刊;2003年10期
3 成思危;要重视研究虚拟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02期
4 张时■,徐济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探析[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成思危解读“虚拟经济”[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2期
6 蒋正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摘要)[J];前进论坛;2004年02期
7 柯树林;论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8 潘妍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9 曾康霖;虚拟经济辨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35期
10 郑继海;虚拟经济的界定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鞠美庭;于敬磊;薛楠;;区域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2 庄锴;李洪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王爱俭;张全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研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潘英丽;;关于虚拟经济的演进及其两重性的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艳双;韩文秀;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探讨[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承训;;新帝国主义论——从金融危机透视国际超级垄断资本主义[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倪俊;马光;;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估与区际比较[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8 狄乾斌;韩增林;;海域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方竹兰;;美国金融危机与经济人假设的反思[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奇华;苏晨汀;;市场中心论和计划主导作用[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强 张德昌;论虚拟经济的特点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N];期货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杨光;我们为什么研究虚拟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西南财经大学 赵磊;虚拟经济“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吗?[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雁争;平衡实体和虚拟经济成为新命题[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李强 张德昌;论虚拟经济的特点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N];期货日报;2003年
6 左小蕾;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吕贤如 特邀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成思危;研究虚拟经济 促进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2年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 张磊;虚拟经济需与实体经济相融合[N];国际商报;2008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欣欣;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石[N];金融时报;2009年
10 高春涛 袁兰兰;虚拟经济“创造”财富[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多全;虚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杨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段彦飞;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武春光;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蒙少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孙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婧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吕潭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杨建军;环境经济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李怀宇;海洋生态经济复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及可持续发展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5 曾祥麒;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2007年
7 考燕鸣;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沈阳大学;2008年
8 张小瑛;虚拟经济对金融危机传导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9 ,
本文编号:1847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