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碎片和领导力缺失:全球环境治理双赤字研究
本文选题:国际政治理论 + 全球化 ; 参考:《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1992年里约会议、2002年约翰内斯堡会议和2012年"里约+20"会议等三次可持续发展峰会促成了全球环境治理的政治意愿,形成了全球环境治理模式,全球治理权力结构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全球治理机制、领导和组织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全球治理制度日益碎片化。全球环境治理涵盖世界各国的生存、经济和政治等三个层面,涉及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多元行为体,有效的全球治理须通过统一和整合的战略政策来解决集体环境问题。领导力缺乏和制度碎片化导致人类无法有效地协同应对环境危机。
[Abstract]:The three summi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Rio Conference in 1992, the Johannesburg Conference in 2002 and the Rio 20 Conference in 2012, resulted in the political wil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odel, The power structure of global governance changes with it. In addition,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mechanism,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the system of global governanc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vers the surviv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involves multiple actor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sovereign Stat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ffective global governance must address collecti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rough unified and integrated strategic policies. Lack of leadership and fragmentation of institutions lead to the inability of humans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environmental crises.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气候变化谈判综合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BAC20B0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三重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ZD08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静静;曲建升;张志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情景方案比较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2 薄燕;陈志敏;;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3 阎世辉;当代国际环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J];环境保护;2000年07期
4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5 于宏源;;气候变化与全球安全治理:基于问卷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梁修德;;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意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义途径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邢新宇;;全球治理中的中东难民问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6期
5 李义中;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杨清华;;协同治理与公民参与的逻辑同构与实现理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扬;许晓春;;国际视野下的腐败治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亚莹;;从善治的角度出发寻求政府角色定位[J];才智;2011年02期
9 刘海涛;;浅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J];才智;2011年09期
10 吴昊;麻宝斌;;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背景、现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谭兴中;;治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探讨——以成渝经济区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春瑰;;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制度的生成、演化与未来走向——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震;;服务型政府:我国行政改革的范式转型[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蒲俊丞;;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金桥;;社区民间组织与城市社会管理——对上海市两个高档社区的个案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7 周学馨;;从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流动人口治理——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郁建兴;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王仕;葛俊杰;毕军;刘蓓蓓;;中国参与式环境管理的适应及挑战[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帅学明;王骁;;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流变[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6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雪凤;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谭z佯,
本文编号:184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