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述评
本文选题: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摘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技术进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经济发展事实不符,全要素生产率已无法解释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问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呈现出新的要素耦合模式,即技术进步并非独立作用于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与资本和技能相耦合的内在共生模式。可见,如何清晰界定资本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仍是文献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如何有效分离经济增长过程中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更是前沿研究的难点。
[Abstract]:Technological progr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lso developing. On the one h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easured b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an no longer explain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other h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esents a new model of factor coupling. That i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es not play an independe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but often shows an inherent symbiotic model coupled with capital and skills. Therefore, how to clearly define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of capital and skill bias is still the focu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especially how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th mater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JL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09YJC790117、11YJC79018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0JC0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003539)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晓霞;吴利学;;随机生产前沿方法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蔡小军;吴国蔚;;一个新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崔世娟,魏刚,陈良猷;中国生产率初步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文;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财经论丛;2003年04期
5 刘浩;论公有制经济效率的认识误区[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6 曾亚敏,张俊生;所有权结构与产出效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7 陶军;孙早;刘靠柱;;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及其政策含义[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8 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6期
9 李平;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10 吉昱华;杨克泉;马松;;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市场培育技术”的转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冷雪峰;于英川;;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王凤荣;;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绩效的对比:区域分析[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4 冯英浚;黄yN;葛虹;;测算管理效率:一条基于管理有效性的新途径[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王道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测度与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5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涛涛;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胡敏;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邱国平;论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李勇坚;产业转移、产业组织对技术扩散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5 肖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严汉平;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轨迹——从国有经济退出的视角分析[D];西北大学;2001年
7 杨颖;江苏经济增长源泉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代宏坤;四川省高级青年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模型分析[D];四川大学;2001年
9 吕艳;非国有经济的间接金融支持[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10 何忠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2 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3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4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5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6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7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9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10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863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6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