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物质循环法律责任——欧盟模式与美国模式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11 10:03

  本文选题:物质循环 + 法律责任 ; 参考:《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摘要】:循环经济的推进有赖于物质循环法律责任的确定和履行,当前物质循环法律责任主要可分为欧盟模式和美国模式。欧盟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模式强调了生产者的义务但忽略了责任的分担问题;美国的产品全程管理模式虽然突出了责任的分担,但缺乏责任的具体指定,容易导致所有人的责任成为实际上没有人承担责任的情况。适当的物质循环法律责任应当选取兼具二者长处的以生产者为主的共同责任模式。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depends on the deter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At present, the legal liability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model and the American model. The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 model of the EU emphasizes the obligations of producers but neglects the issue of burden-sharing.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model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 management highlights the sharing of responsibilities, it lacks the specific designation of responsibility. It is easy to m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people a situation where virtually no one is responsible. The proper material circulation legal liability should choose the producer-oriented common responsibility model with both advantage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法视阈下城市‘垃圾围城’问题的法律治理研究”(10CFX013) 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环境法上的产品导向型责任研究”(09CG32);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城市废物危机的环境法对策研究”
【分类号】:F0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少华;试论环境法上的社会连带责任[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锴;周辉;;试论建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中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石莎;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陆文彬;论环境民事赔偿责任社会化[D];福州大学;2006年

4 郇延红;我国生产者环境责任立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杨莉;论我国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军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艳萍;论环境共同侵权行为及其构成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军;;构建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良好环境[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2期

2 刘加夫;;论物质循环与能源充分利用——创建中国特色环境友好型社会之一[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3期

3 钟世洪;谢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比较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4 李康;;循环经济理论思索[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5 孙家驹;;可持续发展对江西新农村建设布局与规划的要求[J];求实;2007年01期

6 石磊;周海林;;循环经济的组织尺度与地理尺度及其政策含义[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7 罗静;;循环经济时空信息流与示范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8 司武飞;吴克;汪浩;俞志敏;;论城市生活垃圾生态物流的技术经济手段[J];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9 陈忠辉;;基于循环经济的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3期

10 李冰;李玉瑛;;浅析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东亮;李兰;;高坝下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张朋;张文会;万国峰;;UV-B、CO_2及结根瘤能力对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张朋;张文会;万国峰;;UV-B、CO_2及结根瘤能力对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马建立;赵欣;;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动态及适用性分析[A];2010固废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廖巍;;论生态生产力[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仕林;刘小玲;李瑞桢;付余英;;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退化燥红土的土壤生态修复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张金鑫;;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高志英;;基于热力学定律的经济发展模式[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张兰兰;李国庆;;城市化进程中城镇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新理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县永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建设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国兴;物质循环代替传统物流模式[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郭得侠;汪集乡高家村发展循环农业[N];民族日报;2010年

3 记者 桂运安;合肥获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N];安徽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叶青;森林生态领域的探寻者[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郭得侠;汪集乡高家村发展循环农业[N];民族日报;2010年

6 记者 桂运安;合肥获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N];安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叶青;森林生态领域的探寻者[N];广东科技报;2010年

8 郭得侠;汪集乡高家村发展循环农业[N];民族日报;2010年

9 记者 桂运安;合肥获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N];安徽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叶青;森林生态领域的探寻者[N];广东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梅莉;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周转与碳分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童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4 戴铁军;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刘新民;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金龟子群落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郎峗超;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陈长青;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立辉;基于生态流与适宜性分析的重庆山地农业景观的规划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石静儒;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煤炭工业园区规划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马鸿雁;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永华;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0年

5 安海燕;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龙春利;大庆油田乘风湖水体藻类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素红;村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程少武;循环经济调控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吴洁;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实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集美大学;2009年

10 周达强;延平区南坪溪流域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3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73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