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效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虚拟经济 + 实体经济 ; 参考:《南方金融》2012年12期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并论述其中相互适应与背离时的结构突变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滚动回归模型,使用CUSUM检验与CUSUMSQ检验,对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结构性突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开始出现背离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效应不对称的结论。据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增长。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tual influence mechanism of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theoretically, and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mutagenicity of the mutual adaptation and devi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rolling regression model, and uses CUSUM test and CUSUMSQ test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wo-way effect of China's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there will be a structural mutation, the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begin to deviate from the trend,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is asymmetrical. 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virtual economy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分类号】:F019;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王爱俭,张全旺,于学伟;中国地下金融:发展现状与理论思考[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3 王爱俭;陈杰;;中国虚拟经济规模适度性研究——基于资本市场效率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8期
4 邓瑛;论新经济下虚拟经济的阶段发展与实体经济[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5 曹源芳;;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关系——基于1998—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6期
6 张晓晶;加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7 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8 王爱俭;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9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美东,杜鹃;应对虚拟经济负效应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晓宏;;符号货币制度与经济危机:机理、根源与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吴燕芳;;我国股市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4 姜琰;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爆发[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5 许博;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形成[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6 张丹;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7 杭品厚;;浅议虚拟经济[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8 冯菲;;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我国1992—2008年交易流通速度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1期
9 曾鸿志;;货币传导效率对货币当局的认知冲击[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10 伍超明;韩学红;;宏观资金流量观测模型:新资金流量矩阵[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4 李薇辉;;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思考——谈我国适度发展“虚拟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张丽;陈漓高;;虚拟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周期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6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淼;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明锋;房地产价格波动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宣蓓;国际虚拟经济立法规制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婷婷;江西省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饶伟;基于成本分析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徐兵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南洋;外资企业所得课税调整对我国产出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郑婧渊;我国金融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浪;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郭静;后危机时代下中国金融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宋丰杰;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角下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胡延平;王成进;;货币流视角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改革与战略;2008年04期
3 张晓晶;“斯堪的纳维亚的马歇尔”——维克塞尔与今日主流经济学[J];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Z6期
4 张晓晶;金融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距离——评'9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1期
5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经常性背离关系的论证[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6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肖杨;梁千;王丽君;;资本市场中分形市场分析的理论探讨[J];金融经济;2008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革;中国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J];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14期
2 成思危;;虚拟经济五特性[J];电力技术经济;1999年04期
3 周莹莹;刘传哲;;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基于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实体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刘刚;刘冠军;;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价值流转模型——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建构[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5 张国庆;;经济虚拟化——动力、机制及其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马崇明;;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及相互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06期
7 华忠;解读虚拟经济[J];税务;2003年Z1期
8 顾晓敏,魏璇;正确认识和发展虚拟经济[J];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12期
9 赵会琴;汪德德;;正确认识虚拟经济[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8期
10 成思危;;虚拟经济不虚[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俭;张全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研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庄锴;李洪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黄丽;;资产价格波动向实体经济传递过程的问题探讨[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4 潘英丽;;关于虚拟经济的演进及其两重性的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杨承训;;新帝国主义论——从金融危机透视国际超级垄断资本主义[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6 戚丛丛;;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途径[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鲁品越;;社会主义:在驾驭资本中走向强大——社会主义对资本的辩证否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范从来;董书辉;;金融危机、收入结构与经济波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李忠民;于江波;;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下的金融危机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庞仙君;;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文辑;虚拟经济是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许轶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时间价值预期非一致性导致危机[N];期货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雁争;平衡实体和虚拟经济成为新命题[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记者 郑昊;榆林:虚拟经济助推实体经济[N];陕西日报;2010年
5 南开大学教授 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吴玮;虚拟经济不能远离实体经济[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 张磊;虚拟经济需与实体经济相融合[N];国际商报;2008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欣欣;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石[N];金融时报;2009年
9 左小蕾;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屈红燕邋潘圣韬 时娜;祁斌: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杨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段彦飞;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李多全;虚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牟新焱;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西军;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关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上官晓琴;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郭金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潘妍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赵映光;经济虚拟化风险及控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邓莹;全球化条件下的虚拟经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赵锐;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影响的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傅联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郭承伟;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9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9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