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与方法论
本文选题:数量宏观经济学 + 方法论 ; 参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6期
【摘要】:文章首先对作者认为有助于理解科学及其应用的一些方法做了简单梳理。然后用这一分析框架来讨论近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文章认为,一些实际经济周期(RBC)学派经济学家所界定的数量化方法论站在了"现代(狭义上)意义上的"经济计量学的对立面。这和当前许多社会科学学者的一种倾向联系在一起,他们质疑统计严谨性的价值,越来越把他们所从事的学科研究重心放在寻找有说服力的观点而不是揭示客观真理。文章对宏观经济学的几条研究路径所作的简要描述表明,其并未遵循纯粹的RBC学派学者的方法论的研究路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研究取得的进展至少和纯粹RBC学派学者取得的进展同样重要。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some methods which the author consider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n use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discus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defined by some economists of RBC school stand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economic metrology in the modern (narrow sense) sense. This i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tendency of many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who question the value of statistical rigor and increasingly focus their research on finding persuasive views rather than revealing objective truth.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several research paths in macroeconomics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path which does not follow the methodology of pure RBC school scholars has also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The progress of these studies is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that of pure RBC scholars.
【作者单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月;;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法论刍议[J];世纪桥;2011年15期
2 黄维芳;;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3 马涛;郑浩;;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之间的权衡——围绕《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争论的评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刘凤义;;胡钧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5 胡涌;;陈云“民本”经济思想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6 乌尔里希·维特;张林;李青;;演化经济学具体是什么?[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2期
7 吴燕;;西方产权理论综述[J];金融经济;2005年18期
8 莫志宏;刘业进;;如何理解“制度重要”命题——从哈耶克“知识问题”视角看科斯的比较制度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9 杨虎涛;;马克思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能否以及如何实现演化分析的综合[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10 丁晓钦;;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访青年经济学家孟捷[J];海派经济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乐明;;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兼论经济理论的评价标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商孟华;;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综述和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泱;沈骥革;颜廷富;;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论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朱炳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克玲;;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方法论解析[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郭殿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沈建英;马奇凡;;《资本论》的方法论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9 张昕竹;陈志俊;;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树民;;西方分配理论综述:方法论和线索[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小强;方法论自觉与深度解读“资本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毅;为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方法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朱健;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作指导[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张雁;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走向[N];光明日报;2006年
5 严书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
6 主讲人 夏业良;公共选择理论:个人为一切问题的始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赵德武;中国经济学要来一场研究范式革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吕炜;多些证伪的尝试[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邹东涛;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雄;米塞斯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阮守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英;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论与理论根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炳胜;基于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孙庆武;经济学理性的哲学反思[D];东华大学;2006年
4 喻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内容改革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6 陆勇;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7 沈志荣;关于未来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8 王永生;试析《资本论》与数学方法的运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牛高英;习俗与偏好的稳定和变化[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林振兴;现代西方经济哲学多元论的依据和问题[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6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1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