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序列: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选题:产业序列 + 形成机制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引入了产业序列这一新的范畴,对产业序列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解释一定时期内经济系统中产业序列形成,并以此为基础,从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了产业序列变动的影响因素。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category of industrial sequence,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sequence, and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equence in economic system in a certain period with the help of the basic theory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eque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hange of demand structure and supply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振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动因分析[J];财经科学;1990年03期
2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3 蒋昭侠;;产业结构演讲机理与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4年13期
4 杨燕红;;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8期
5 吕明元;;1952—2005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未来调整[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5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8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张敏;;咸宁市茶产业发展及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卢荣善;论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6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王之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风险防范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黄晓玲;发展中国家外贸、外资与工业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明元;中国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年02期
3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4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5 严登华,何岩,邓伟,于振汉,张平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模型研究[J];环境与开发;2000年03期
6 陈柳钦;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1期
7 刘耀彬,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J];科技导报;2005年02期
8 李江帆;第三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J];南方经济;1994年10期
9 李江帆,李冠霖;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转型问题及发展思路[J];南方经济;1998年04期
10 李江帆;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探析[J];生产力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芙蓉;孙世民;王仁强;;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2 李景杰;郭晓霞;;浅析知识共享的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3 王晓旭;吕文学;;谈判力研究现状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9期
4 卢光莉;;公平判断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5 李佳;;浅谈人才资源工作满意度[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6 黄丽英;;经济型酒店顾客忠诚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曹燕子;;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8 王伟萍;;浅议影响我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因素[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9 牛丽文;姜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彦华;李昌存;;唐山市典型岩溶塌陷概述[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电芝;金盛华;;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成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泽文;高文斌;陈祉妍;祝卓宏;高晶;;我国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9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10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安德森 李 云 编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三种可能走势[N];证券日报;2005年
2 亦思;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意义重大[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3 亦思;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意义重大[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4 周一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逐步完善[N];金融时报;2005年
5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河北农业在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氮磷钾肥比例的影响因素及合肥比例预测[N];农资导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 纯;改革一延再延 成品油价形成机制难出笼[N];中国工业报;2005年
7 中脉国际全球营销副总裁 蒋冬;直销法规教育需形成机制[N];中国商报;2010年
8 周星;强化责任 形成机制 防止反弹[N];毕节日报;2011年
9 彭春来;市场影响因素没有变化 2900点不是牛熊分界线[N];证券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冯迪凡;汇改应重形成机制还是升值幅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克春;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4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敏;城市地铁建设对沿线商业圈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华欣;我国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3 徐静;房地产价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亚洲;居住区容积率指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刁向明;吉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苏怀言;服装品牌营销质量的诊断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高磊;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张颖;基于消费者品牌转换类型的满意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丁磊鑫;中小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绩效及稳定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郭雅清;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7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1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