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双重正义诉求
本文选题:异化劳动 + 社会正义 ; 参考:《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一部基础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劳动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的根源,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和"对象性活动"范畴的阐释,提出了追求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双重理论诉求,揭示了共产主义是实现无产阶级正义的必由之路,初步展示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Abstract]: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is a basic work to understand Marx's thought of justice. In this work, Marx discovered the root of injustice in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his labor.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the category of "object activ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ual theoretical demands of pursuing social justice and ecological justice, and reveals that communism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proletarian justice. It shows the basic content of Marx's thought of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观及其当代价值》(11XNH076)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卫红,李时琼;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新价值目标[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周利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诚信建设[J];电子商务;2010年05期
3 黄曦;;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企业诚信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4 李祥,杨凤春;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湘宁;生态伦理学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方心清;道德精神与科学生活方式的构建——从“以人为本”的消费观谈起[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张新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战略框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2期
8 卢克建;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程延军;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构建[J];前沿;2001年07期
10 陈宝松,王文兵;论可持续发展观的公平精神[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艳双;韩文秀;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探讨[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金;中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杰;论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军;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杜宁宁;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4年
4 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敏;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付嘉;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吴小燕;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梅雅卓;食品安全视角下的职业道德建设[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吴刚;论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法律价值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苏远芝;论环境侵权[D];郑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程立显;社会公正·经济公正·企业公正[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程立显;德沃金的“权利—公正”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徽,刘雪飞;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正义及其实现[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雪萍;;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知识经济;2009年02期
3 田雪楠;;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4 谌晴;;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思路[J];青年文学家;2009年24期
5 姜涛;王继飞;;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内江科技;2009年01期
6 管锦绣;;异化劳动理论与实证主义的批判——从马克思到卢卡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7 汪宏燕;;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老区建设;2008年08期
8 蒋成贵;蒋成珍;;异化劳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9 张春姣;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之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
10 李峥钰;;双重层面上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解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J];理论观察;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彦峰;;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王云;;论艺术正义——以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为语境的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胡守钧;陈历幸;;坚持社会正义 促进和谐共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刘进田;;阶层和谐与社会正义[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5 陈世彬;;隐藏的空间—以台北市林口小区都市更新案中权力运作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胡伟;;维护和实现生态正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王长发;;律师的职责与正义[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郑易生;;转变发展方式与社会正义[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郭大俊;;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婧Z,
本文编号:1917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1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