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低碳经济:一个关于国内文献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23 14:42

  本文选题:低碳经济 + 二氧化碳 ; 参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有限性,迫使人类社会不得不走向低碳经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尚属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对于诸多问题学界尚没有达成共识。对低碳经济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外延,以及走向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给予了综述,一方面希冀能够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Abstract]: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 force human society to move towards low-carbon economy. This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But because low-carbon economy is still a new thing,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as well as the path to low-carbon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it hopes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theorists;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作者单位】: 兰州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JY0028)
【分类号】:F0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沈_g;CDM及TGC机制在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理;消费模式创新与“人性”理论的延伸[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陈迎;潘家华;庄贵阳;;斯特恩报告及其对后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2期

3 张雪梅;;试论绿色交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4 毛勒堂;;超越消费主义——论消费正义[J];思想战线;2006年02期

5 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龙;;节能减排推动唐钢实现低碳经济[J];冶金能源;2011年04期

2 张秀荣;;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考虑[J];科技与企业;2010年07期

3 张成芬;;陕西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薛建会;张宇;尹言虎;;再制造: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5 殷允杰;;烟台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路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甘军仁;朱洋波;;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因素研究及其克服[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安雪娇;刘雨龙;刘菱荷;;浅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8 刘能胜;龙振华;龙立华;毛羽飞;;从低碳经济角度看我国的水电能源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9 齐培潇;郝晓燕;乔光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及其评价指标的选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10 刘清志;朱辉;;关于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婧;;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陈建成;程宝栋;;森林与低碳经济刍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张亚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战略构思[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郭秀君;田文美;;低碳经济与我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5 许朝金;刘总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与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沙美华;;高铁 低碳时代领跑者[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廖岩;赵肖;;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策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9 陈晔;陈莽;楼均;;贵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铁铮;;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关媛媛;让二氧化碳到地下“安家”[N];重庆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吕海波;二氧化碳能带来无限商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顾阳;怎样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N];经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凯 李治国;喜看华能的新“光合作用”[N];经济日报;2011年

5 实习记者 叶涛;中国二氧化碳封存研究获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颖;“碳足迹”追踪能耗源头[N];中国纺织报;2010年

7 曲水;发挥低碳潜力[N];云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梁晓亮;碳捕集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沈湫莎;5年后,穿秸秆做的衣裳[N];文汇报;2011年

10 辛文;“十一五”期间实现减排15亿吨以上二氧化碳[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顺龙;森林碳汇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王文哲;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黄雷;中国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与其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谭飞燕;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雷鸣;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古濑村纯一;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排放权价格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陈文艺;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坚;二氧化碳产业链综合效益动态评价优化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范基平;低碳视角下的呼包鄂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张兵仿;全要素二氧化碳效率评价指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钟志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慕雪;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付祥;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与CO_2排放脱钩进展分析与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陈庆红;新能源经济下商业银行投资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5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25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