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启示探析
本文选题:马克思 + 体面劳动 ; 参考:《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看,马克思并未明确提出体面劳动概念。但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推演看,可以认为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本义与实践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三大方面:即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有劳动才体面,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马克思认为,较之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一定的体面性。但劳动依然是劳动者不体面的重要原因,劳动者无劳动更不体面,劳动者从事的劳动依然是不体面的劳动。现阶段,充分借鉴、积极实践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是我国的必然与应然选择。
[Abstract]:From Marx's classic text, Marx did not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ecent work. But from the logic deduction of Marx's labor ethics thought, we can think that decent work is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practice form of Marx's labor ethics thought. Its basic connotation includes three major aspects: the laborer should be decent because of labor, only decent labor, labor should be decent work. Marx believ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re-capitalist society, the labor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ecency. However, labor is still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workers' indecent work, and the laborer's work is still undecent. At present, it is th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choice of our coun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and practice Marx's thought of decent labor.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法律系;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K001) 教育部重大课题(2009JJD72009)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骆惠宁;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重大的综合性制度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树青;;最先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J];经济研究;1981年08期
2 刘永佶;论《资本论》逻辑的主体[J];兰州学刊;1982年03期
3 唐咸正;;马克思的经济细胞学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1982年06期
4 魏埙;《资本论》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
5 许涤新;马克思对待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科学态度[J];世界经济;1983年09期
6 冯立天 ,赵青平;论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J];经济问题探索;1983年10期
7 朱谱瑞;李翔华;;马克思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上的伟大贡献[J];当代财经;1983年02期
8 高凤岐;;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形成——读《57—58经济学手稿》札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9 季哈诺娃;郜华;;《资本论》中的总体原则和对原始生产关系的论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2期
10 董寿昆 ,黄新民;马克思再生产图式之谜[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远;;第三讲 《雇佣劳动与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2 周新城;;未来世界是“兼容并包多种制度长处的大混合经济”吗?[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3 李忠民;于江波;;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下的金融危机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承叔;;《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章简介[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马蓥伯;;第四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精义[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7 刘晓东;;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华中煜;;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史新红;;对马克思信用制度与危机理论的再认识[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宫希魁;重温马克思的“流动人口”说[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孙亮;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火”了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步德迎;萨缪尔森与马克思的经济学[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解保军;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探微[N];光明日报;2006年
5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李惠斌;对马克思关于“私有制”、“公有制”问题的再解读[N];北京日报;2008年
6 李华芳;与马克思一起对话亚当·斯密[N];东方早报;2010年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福特,马克思,中国经济学家[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中)[N];学习时报;2009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陆晓光;在“商品”与“细胞”之间[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徐磊;重读《资本论》找“危机”出路[N];苏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4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7 李晓冬;所有权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杨继国;价值运行论纲[D];厦门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长征;马克思恩格斯第三配置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柴秀波;马克思的“劳动”与“实践”概念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高惠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6 于雅;经济人和经济发展—批判与反思[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谢冬华;论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丽芳;马克思财富观的哲学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孟佳;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侯建国;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本文编号:193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3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