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的效用函数下健康效用与最优碳税
本文选题:不可分的效用函数 + 环境税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9期
【摘要】:以往对于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的分析大都建立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分的基础上,这说明消费者在休闲娱乐和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并不受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然而商品价格变化不仅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而且对环境质量和娱乐、对劳动力的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不仅假设效用函数是不可分的,同时在效用函数直接引入与环境质量和娱乐相关的健康水平,并且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的假设即休闲娱乐有益于健康,进一步得出环境税的征收一方面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价格,使得居民收入相对减少,但由此相应增加锻炼身体的时间,进而提高健康水平。总之,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供给会逐渐提高,至少弥补了部分由于产品价格提高带来的短期内劳动力的减少,因此从长期看,环境税的这种健康效用确保了双重红利的存在。
[Abstract]:In the past, the analysis of double dividend of environmental tax was mostly based on the divisible utility function of consumers, which showed that the marginal substitution rate of consumers between 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good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However, the change of commodity price not only affects the supply of labor, 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 and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the supply of labor. The paper not only assumes that utility function is inseparable, but also introduces directly the health level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ntertainment, and introduces a new and important hypothesis tha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re beneficial to health. On the one hand, the col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tax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aised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resid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raised the price of products and made the income of the residents relatively low, but this has resulted in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the time spent exercising. And then raise the level of health. In short, as the level of health improves, the supply of labor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at least partly to make up for the reduction in the short-term labor force due to the increase in product prices. Therefore, in the long run, This health effect of an environmental tax ensures the existence of a double dividen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AJL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7&ZD049)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90653)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2008ZZ002) 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年第607号)
【分类号】:F812.42;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司言武;;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2 余贞凯;;论休闲娱乐体育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普照;;OECD国家生态税改革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王慧;;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真的可能吗[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3 刘凤良;吕志华;;经济增长框架下的最优环境税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模拟运算[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4 过洁;;关于中国税收绿化程度的判断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5 郭晓杰;;环境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08期
6 肖建华;;双重条件约束下的中国环境税缘起、现状与未来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5期
7 钱琴;;环境税“双重红利”综述[J];商业经济;2011年20期
8 郭操;;浅谈在全民健身中的高校休闲体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2期
9 罗小兰;;欧洲环境税双重红利改革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左晓龙;绿色税收理论及我国绿色税制体系的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舒萍;体育休闲娱乐化与广西壮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娟;能源税的福利效应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楠;中国燃油消费税“绿色红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曹笑颖;我国环境税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周红;企业税负与经济发展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孙春晖;基于“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绿色税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立佳;中国二氧化硫税税率设计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刘伟;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之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颜青;以绿色税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孙凡玲;环境税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万文君,郝选明;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斌;对影响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武亚军;绿化中国税制若干理论与实证问题探讨[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4 夏荷莲,郭华恬;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和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2 国合会环境经济工作组;环境经济[J];世界环境;2002年04期
3 许祥左,杨信荣;排污收费改征环境税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4 王彤;;日本环境税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绿叶;2007年04期
5 叶蔚然;;开征环境税应以政府承担更多责任为前提[J];环境经济;2007年10期
6 陈志刚,,董灵;略论西方国家的环境税制[J];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7 王梅花;浅议税制改革与环境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葛察忠,王金南,杨金田;中国环境税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8期
9 罗夏;;“十二五”期间或开征环境税 湖南湖北申请试点[J];工程机械;2011年04期
10 兰建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环境立法[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平路;钱宁宇;;我国环境保护中的“费改税”趋势分析[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3)[C];2010年
3 杨强;徐斌;;污染控制政策的设计:理论思路与制度供给[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范怡然;;“环境立国”在中国[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5 彭本荣;;流域生态补偿中的环境责任界定模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杨姝影;“十二五”规划加大环境优化力度[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记者 王冬梅;污染企业将被征收环境税[N];工人日报;2009年
3 王红茹;权威人士:环境税费双轨制短期不会改变[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本报特派两会记者 刘斐;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环境税从碳始[N];中国黄金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海燕;环境保护再次博弈经济发展[N];中国商报;2009年
6 李真;日本开征环境税 企业竞相改燃料[N];市场报;2003年
7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鄂政发〔2010〕62号[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吴斌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税开征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秀凤;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吴学安;缴纳环境税不等于买排污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新超;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闫杰;环境污染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王s
本文编号:1941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4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