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的发展经济学建立的根据

发布时间:2018-05-27 12:33

  本文选题:人的发展 + 经济发展 ; 参考:《改革与战略》2011年08期


【摘要】:人的发展经济学是关于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的发展只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发展了的个人会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能从人出发,而必须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自然史过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能只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价值观只有在它符合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条件时,才是现实的。
[Abstract]:Human development economics is a theory about the la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is synchroniz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can only be th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ed individual will in tur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uma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hould not start from human beings, but from certain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guiding our thoughts i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ot humanism and humanitarianism.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 both a process of natural history, not the subjective will of people. Th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can not only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value pursuit, but only when it meets the conditions of world outlook and historical vie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F0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Ok蒙;;论经济发展与审美倾向[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2 张伟玲;;李约瑟之谜与现今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原因的对照和启示[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3 张夏准;张燕;;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和历史[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1年01期

4 程华;廖中举;李冬琴;;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环境创新为中介作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孙元峰;;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J];重庆与世界;2011年11期

6 龚一萍;;经济发展的制度功能效应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7 晓霏;;经济发展中看重人的素质[J];留学生;2010年09期

8 李稻葵;;论改革和中国经济崛起对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9 周宇锋;;大连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10 陈景辉;卢新卫;任春晖;;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论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许坚;;生态经济的界定[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锦洪;张晓琴;;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洪春;;人口优生与经济发展[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尚敏;叶长兵;;云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李志平;;环境与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述评[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10 宋宇;;发展模式转换的理论支持与基本因素分析[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跃华;经济发展中的幸福困局[N];解放日报;2011年

2 清 源;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戴书华;人是经济发展价值本源[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潘少军;环保影响经济发展吗?[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吕政;应用经济学理论:在服务实践中走向繁荣[N];人民日报;2008年

6 吴江;为何会有“环保影响经济”的说法?[N];福建日报;2006年

7 孙维广;谋取经济发展的“低代价增长”[N];营口日报;2006年

8 孙立平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求发展:超越线性思维[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湖北经济学院 余四林;揭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N];湖北日报;2009年

10 刘守序;关于调整的茶馆经济学[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2 罗静;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恒毅;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何志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D];浙江大学;2012年

7 程炼;劳动分工、不可贸易的服务产品与开放环境中的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孙伊然;权力制度、国家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9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诚至;文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高金龙;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建龙;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世州;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董剑;缪尔达尔经济思想评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彭鸿;武汉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让刚;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晶晶;有限理性与资本主义精神[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2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42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