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悖论与社会制度问题
本文选题:信息悖论 + 信息垄断 ; 参考:《理论视野》2013年07期
【摘要】:信息悖论在信息时代有日趋尖锐化的趋势,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广泛使用与信息合法垄断之间的矛盾问题,而是与社会制度深刻关联的制度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矛盾问题在信息时代的表现。信息悖论的解决必须从社会制度层面着手,资本主义制度逐利的本性注定了它无法彻底解决信息悖论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克服信息悖论具有制度层面的优势。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paradox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t is no longer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widespread us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legal monopoly of information, but a system problem deep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system. It is pointed out by Marxism that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socialized production and capitalist occupa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solu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aradox must start from the social system. The nature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is determined that it can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formation paradox completely, and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to overcome the information paradox.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分类号】:F06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灼基;两个社会制度的共同特点[J];世界经济;1989年02期
2 杨思基;我国社会弊病的根源何在?[J];齐鲁学刊;1981年02期
3 ;社会制度[J];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01期
4 韩强;论社会制度的潜功能与社会控制[J];理论学刊;1987年04期
5 王援;亦谈社会制度的“早产”和“难产”——与朱家祺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1985年07期
6 李庆华;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是无法“趋同”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1年08期
7 徐恩仲;市场经济的特征并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有区别[J];长白学刊;1992年06期
8 李湘;社会主义}摷弥贫染哂衠!比的优越性[J];财经研究;1957年03期
9 吴育频;正确把握评价社会制度的标准[J];天府新论;1990年06期
10 韩裕峰;所有制并不一定反映社会制度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9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长林;;论“后资本主义”的准经济社会制度——“规划经济”为何就是“后资本主义”的准经济制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辉;;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前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4 丁秋龙;;总制度经济学图[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丁秋龙;;总制度经济学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明龙;;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7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张俊国;;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实践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覃玉滨;;略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栋;王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光耀;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陈宇峰;经济增长已无法改变社会不平等[N];财经时报;2007年
3 梁怡;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何爱国;经济保守主义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高三沪;谈谈资本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6 田国强;什么是机制设计?[N];南方周末;2007年
7 胡伟;现在有一种观点:谁要说公平谁就是“平均主义”,就是“犯糊涂”,就是要让“中国全面倒退”。这种观点究竟对不对?[N];解放日报;2002年
8 黄世贤;经济学需要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2007年
9 曹雷;强化对不确定性的社会管理[N];发展导报;2003年
10 尹保山;反思改革须超越经济学视野[N];中国财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定位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磊;论技术与伦理的张力[D];长安大学;2008年
3 冀景霞;社会主义经济公平探析[D];新疆大学;2009年
4 刘军玲;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5 曾庆玲;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在新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李君;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肖兆权;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和国家廉政体系构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杜长征;马克思恩格斯第三配置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9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5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