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经济学的两重性——再读张闻天的《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本文选题:政治经济学两重性 + 分工经济学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张闻天在著名的论文《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中,首次提出生产关系有两重性: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根据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文章认为经济学范畴的分类不再停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类上,而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三大类。生产力范畴可以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一般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分工经济学,以生产关系特殊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所有制经济学。作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学都是分工经济学和所有制经济学的有机组合。
[Abstract]:In his famous paper on the dualit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Zhang Wentian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ave duality: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re general an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re special. According to Zhang Wentian's theory of duality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category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wo categories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bu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productive forces, gener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special types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categ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can not b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which takes the general categor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be called the economics of division of labor. The political economy, which takes the special categor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be called ownership economics. As a unique mode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conomics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s of ownership.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0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易风;两种“范式危机”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2 鲁从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创见──读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J];党史纵横;2000年04期
3 崔朝栋;;论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J];经济经纬;2009年05期
4 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J];经济研究;1979年10期
5 樊纲;“苏联范式”批判[J];经济研究;1995年10期
6 奚兆永;“苏联范式”之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韦森;;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J];南方经济;2014年02期
8 崔朝栋;由生产关系的两重性引起的思考──兼谈《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改革[J];经济经纬;1994年04期
9 李家镐;;张闻天同志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J];经济研究;1993年11期
10 朱正国;也评“苏联范式”之争[J];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光法;;外来物种入侵的民事责任承担——一种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姜丕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母健;论聚集效应和城市化水平的关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3期
4 李向群;内外贸易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高政利;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孟大虎;;转型中国的经济学转型——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经验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徐磊;;开发区转型问题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林青;政策性保险: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9 张艳辉,余丽鹏;论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10 汪川;;规模经济、城市化和经济聚集[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可侠;;“中部崛起”与“十一五”规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春禄;;联结生产力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企业与市场[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崔向阳;;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和内容的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冯丽霞;;内部资本市场:组织载体、交易类型与租金[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徐虹;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阿兴;李希刚;;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丹;罗润东;;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魏娟;道路货物运输中间性组织模式与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金懋;运输的生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宋捷;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7 唐汉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和形成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风险投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斌;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院花;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温馨;蒙中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伍昕;开放条件下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选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郑霄鹏;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政府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程楠;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周思远;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J];当代思潮;1995年02期
2 周新城;论经济关系的两重性——谈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J];经济经纬;2005年03期
3 樊纲;“苏联范式”批判[J];经济研究;1995年10期
4 苏伟;论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J];哲学研究;1985年10期
5 杨承训;;善于利用两大优势的巨大合力推进现代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子祥;;哲学要研究竞争与合作[J];实事求是;2006年02期
2 陈晨;也谈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3 王冰,李文震;交易成本与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周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资本概念[J];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孔扬;;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反思”——解读《资本论》的认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何一航;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稳中提质[N];郴州日报;2014年
2 张曙光;高考畸形凸显公平稀缺[N];中国经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989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