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经济范式面临的价值冲突
本文选题:新自由主义 + 普遍主义 ; 参考:《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摘要】: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范式包含着价值一元与价值多元、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价值冲突,这些冲突使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在付诸实践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失败。消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价值冲突的可能路径首先是把方法论整体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保留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合理因素,以扩大其理论视角;其次是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消除其一元主义、普遍主义的弊端,具体分析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重构其理论。
[Abstract]:As a universal economic paradigm, neoliberalism includes value monism and value pluralism, universalism and particularity, idealism and realism, etc. These conflicts make the neoliberal economic system inevitably lead to failure when put into practice. The possible way to eliminate the value conflict of neoliberal economic system is firstly to regard methodological holism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retain reasonable factors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in order to expand it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second is to eliminate the disadvantages of monism and universalism by means of historicism, and to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the values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in the same country. Unifying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ith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organically reconstructs its theory.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91.3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立新;;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郑淑云;单极霸权——20世纪美国国策强度的三次提升[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辉;;新自由主义的矛盾与替代选择[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2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透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7期
3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4 张笑扬;;意识形态话语的纠缠与厘认——全球化视阈下新自由主义、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再考察[J];攀登;2011年03期
5 何其多;;私有化概念的定义——对新自由主义流行观点的评论[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7期
6 陆夏;;对西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同解释——访经济学家王志伟[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7 丁晓钦;;保罗·克鲁格曼:凯恩斯经济学的“回归派”——访经济学家方兴起[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8 谭芝灵;;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深入反对经济学“西化”——纪念刘国光先生“7·15谈话”发表五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9 李国疆;;凯恩斯经济学的反思:全球金融危机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10 刘思华;方时姣;;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及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毁灭的历史教训——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新变化[J];海派经济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雷菁;洪灏;;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学领域内的指导地位[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何炼成;;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草根”经济学派挑战主流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邢志刚;平衡发展:超越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华民;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财富观[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及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金纪;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萧条[N];社会科学报;2004年
,本文编号:1997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9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