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和谐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劳动力 + 自由流动 ; 参考:《齐鲁学刊》2012年02期
【摘要】:劳动力流动是市场化的自由选择过程,和谐发展需要流动,流动是和谐发展的根本路径;流动需要自由选择,自由选择是流动的关键支撑;自由选择需要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自由选择的宪政承诺。以自由选择促进流动并以流动促进发展,这是现代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传递系统。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其背后实质上是制度优劣竞争,以国民自由选择为基础的民主和法制,才是获取国家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起飞的首要路径选择,就是为劳动力发展提供更加公平、更具效率和更有尊严的制度平台,在制度现代化和人口现代化的持续加速中,方能完成发展崛起的卓越转型。
[Abstract]:The flow of labor force is the free choic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needs the flow, the flow is the basic path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 flow needs the free choice, the free choice is the key support of the flow, the free choice needs the system arrangem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a constitutional commitment of free choice. It is the basic law of modernization evolution and the bas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mobility by free choice and to promote development by mobility. The core of global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on of knowledge and talents,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competition of system.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based on the free choice of the people, are the key to obtain the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country. The primary path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take-off is to provide a more equitable, efficient and dignified institutional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ur for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ed accel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se of th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郑长德;;论灾后恢复重建与共享型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谢霓泓;对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5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6 陈秀;藏少梅;于学江;;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7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8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9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丁元竹;;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顾海波;;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胡道玖;;可行能力视野下的公共财政制度[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肖瑶;我国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委倩;诸城市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毛功进;董家口港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宪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主体权利诉求[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林湛一;构建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相统一的企业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3 黄新鹏;;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铁路[J];引进与咨询;2006年11期
4 辛世俊;乔学杰;郭彦森;;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竞争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孙丞;;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2期
6 黄国跃;;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促进行业整体和谐发展[J];山花;2008年05期
7 许志强;张怡;;创新自有活力来[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Z1期
8 方刚;;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2期
9 杨平;;和谐发展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杨冬;;科学发展观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市场;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军;刘彦;;注重学生两种精神的和谐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漆永新;;作和谐发展的促进派[A];推进信息及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工业节能降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中的应用论文集[C];2005年
3 陈光亚;;序[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成辉;;调节职工心理和谐 促进站段和谐发展[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5 郭加利;于钦明;;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吴海波;;建设社会主文和谐社会的建议[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林志刚;胡佳;;论非营利组织的和谐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玉君;潘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之我见[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徐海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10 李中华;;深化创新型乡镇建设 促进地区科学和谐发展[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随义;建设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N];中国民航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郭启林 章利军;让文化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程洪柱 张瑞平;为着社会的和谐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4 侯远长;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赵俊武 刘艳玲 陆俊旭;胸中拥丘壑 动静皆风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记者 殷尚清;临泽农村改革促和谐发展[N];甘肃日报;2006年
7 李静;我省电信移动确立战略伙伴关系[N];贵州政协报;2006年
8 通讯员 程文国 孙崇政 曹江波;城固博望镇抓“四村建设”促和谐发展[N];汉中日报;2006年
9 刘超 爱兵;大麻森乡实施两大工程促和谐发展[N];衡水日报;2006年
10 林毅夫;实现和谐发展宜用釜底抽薪[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小毛;和谐稳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曹健华;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阮文泰;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理论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王科;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孙启军;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谢璐妍;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桂兰;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赵杨坤;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南大学;2011年
5 姚淑娟;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私法文化建设[D];吉林大学;2010年
6 曾秋旭;论和谐行政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世昌;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炳辰;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宋立文;和谐社会: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历史和解[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0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