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本文选题:技术 + 知识 ; 参考:《人文杂志》2011年05期
【摘要】:技术知识本质论强调技术的本质是知识,甚至将二者等同视之,这种当前的主流观点虽有其合理性但亦有其局限性。演化经济学的崛起和发展为重新研究技术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视角,通过隐喻生物进化和基因型表型理论,技术本质的理解应包涵三个维度:从功能维度看技术是类似于生物技术的人类关于如何做事的指令;从空间维度看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作为基因型的表型;从时间维度看技术是一种达尔文式的社会经济演化过程。技术本质演化三维论具有更好的理论内涵和现实解释力,也契合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emphasizes that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is knowledge, and even equates them. This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has its rationality but also its limitation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tudy of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through metaphorical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phenotype theor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should include three dimensions: from the functional dimension, technology is the human instruction on how to do things similar to biotechnology, and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 technology is the phenotype of technology knowledge as the genoty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dimension, technology is a Darwinian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essence evolution has better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explanatory power, and also acc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natural science and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L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334)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2010年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39) 广州市哲社“十二五”规划课题(11B61) 广州市属高校2011年科研一般项目(10A073)
【分类号】:F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伟红,郑卫丽;对技术选择因素的反思——评乔治·巴萨拉的技术发展和技术选择思想[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计志英;制度变迁视角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路径与主要思想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胡晓鹏;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下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4 杨玉秀;;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创新优势分析——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5 王汝发,韩文春;关于“李约瑟难题”引发的几点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关士续,王大洲;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知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陈凡,唐丽;技术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对技术的整合[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高淑桂;科技对人文的意义探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严明义,康金勇;经济增长方式的多指标判别方法[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2期
10 姜智红;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明透析[J];东疆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关士续;;有关科学、技术的三个认知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2 田鹏颖;;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5 吴琼;;相似性的构建——隐喻在产品认知中的应用[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明国;;生态自然观:面向生态危机的新自然观[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3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胡永远;替代效应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张蕊;网络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旅游饭店人力资本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裴辉儒;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薛辉蓉;内生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孙高向;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吕海萍;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勇力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6 殷志平;我国当代休闲娱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赵奇平;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左莉;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蔡彬;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朱莉芬;重庆市北部新区开发创新模式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锡庆;;村姑之问——游美笔记之二[J];IT经理世界;2007年Z1期
2 尹波;;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降低评审门槛才能繁荣科学[J];教育;2008年29期
4 胡小明;;知识经济与知识积累机制——“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系列之二[J];中国信息界;2006年07期
5 孔丽芳;;翻译课教学的点滴体会[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云鹤;陆根尧;;贸易深化、企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财经研究;2011年02期
7 孙莉;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1年04期
8 邹德军;;数字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三个里程碑[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周桂花;高强;;如何建立企业的培训课程库[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9期
10 刘铁忠;李志祥;;知识视角下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增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卓;钱焱;;基于知识的质量改进决策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袁峰;;网络媒介与深度民主的建设[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黄屹慧;;语文老师,你会“加、减、乘、除”吗?[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守斌;张滨楠;;哈工大小卫星工程项目中的知识之网[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熊滨;高建国;宋正海;;地震文献与地震活跃期[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宋一伦;;医学科研人员的情报对策[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袁宏亮;;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陈妙如;;老年人退休期的心理保健[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人怀;;创新路上的感想(提纲)[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经商处供稿;跨国企业的价值是在更大范围内分享知识积累[N];中国贸易报;2004年
2 毕泗军;酿成甜蜜花不见[N];莱芜日报;2009年
3 深圳大学 登峰;让知识积累超过人口与投资的增长[N];深圳商报;2010年
4 朱锡庆;成本降低来自知识积累[N];财经时报;2006年
5 孔磊 王天鹏;赵志强:在磨砺中实现创业梦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杨纯;张雄:搞科研要沉得下心[N];科技日报;2008年
7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朱锡庆;交叉合资的优势[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8 李幼平;降低评审门槛才能繁荣科学[N];南方周末;2008年
9 朱锡庆;交叉合资突破技术封锁[N];财经时报;2006年
10 通讯员 罗翠玉 李婷婷 殷波;凭空翱翔正当时[N];咸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小兵;面向企业生产现场的知识创新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唐锦铨;面向产业集群的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罗文军;基于知识的企业成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朱廷柏;企业联盟内的组织间学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游静;面向多主体信息系统集成的知识扩散路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耿小庆;组织知识创新与企业能力成长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帆;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光富;中小企业外部合作、技术创新与知识积累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谢瑜;企业知识积累:从概念到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朱微亮;基于知识积累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刘敏;弗洛姆技术社会人道化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董峗;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当代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君;技术的人到人的技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晓芳;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城市群的演进机制初探[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亚强;趋于极限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国环;基于知识积累的触发规则维护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薛丹;基于知识创新的我国制造业R&D产出滞后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4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0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