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风险视角端正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
本文选题:技术风险 + 技术创新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技术风险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技术价值评价的局限性是技术风险产生的根源。只有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尺度对技术创新做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并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减少或规避技术风险,促使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echnical risk is one of the main risks in modern risk society. The uncertainty of technology itself and the limitation of people's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value are the root of technological risk. Only by mak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scale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aking practical measures can we reduce or avoid the technological risk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1AKS001)成果之一
【分类号】:F06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7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9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迎昕;试论技术创新中的制度激励[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柳卸林;;市场和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过程[J];经济研究;1993年02期
3 杨北浩;科技开发的风险性[J];冶金丛刊;1995年02期
4 宋宗宏;叶初升;;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年04期
5 唐鸿志,杨林;有效竞争与技术创新的因果链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1期
6 张伟,曹洪军,王宪玉;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3年05期
7 蓝海林,万庆良;知识经济、技术创新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叶静怡;陈凤仙;;开放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福利效应[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9 杜伟;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10 袁雄;论国家创新体系之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特;;“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点和主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邱蓉;;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5 徐琳;;技术创新理论演化研究(摘要)[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陶树人;;技术经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和炳全;刘建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递进演变的角度[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艳榕;江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祝树金;赖明勇;;小型开放经济中内生增长的不确定性[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晓辉;张t,
本文编号:2059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5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