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本文选题:马克思恩格斯 + 分配理论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内容丰富,包括分配理论的总原则,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实质,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我们更好地实现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制度的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初次分配中杜绝违规非法收入,大力提高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保证初次分配公平;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再分配的公平。
[Abstract]:Marx and Engels' distribution theory is rich in content, includ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theory, reveals the essence of capitalist social distribution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future social distribution principle. Marx and Engels' distribution theory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promotes us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better: to construct the trinity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the illegal income should be eliminated,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force should be increased greatly,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should be ensured, and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policy should be used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of re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F124.7;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艳芳;教育:不是平等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吴尚宗;价值实体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3 王进;和谐社会:理想与现实——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论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徐会奇,敖华;从马克思的社会财富观看劳动价值论(上)[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2期
5 林致远;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6 邰丽华;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若干理论误区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张新光;;论乡镇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的性质差异[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杨文勇;对列宁晚期社会转型思想的再认识[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1期
9 李爱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构建中国国际关系学体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朝栋;同盟会员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与态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中保;;企业公有性、效率与经济发展[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陆风雷;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亚东;医疗费用控制与医疗保险纵向一体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黎煦;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晓林;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公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7 吕艳红;政治哲学视野中的能力与公正[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士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2 廖立;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王逸辉;养老基金的若干问题及其法律规范[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肖智成;中国现代小说与回归自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连根;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罗雪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柴景山;国有资产的社会保障功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8 邹璐;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收益权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申春辉;基于产权多元化模式的NCPC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田丽媛;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宙;;财富异化及其扬弃: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人学向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7期
2 于金富;;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调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3 石建水;;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形成过程及科学内涵探析[J];商业经济;2011年18期
4 张永红;胡若痴;;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范畴的再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5 沈江平;;关于财富问题的几点思考[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6 艾克·考普夫;;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货币、信用和世界市场——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7 岑乾明;;马克思资本主义视域下分工的嬗变与城乡的对立发展[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刘建民;;从黑格尔哲学来认识资本论的理论属性[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9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盾;;财产权批判的政治观念与历史方法[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瑾;;论全球化——马克思、斯密和李斯特三种理论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任重;孟庆红;李刚;;资本、增长与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李建平;;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新视角[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4 王晓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物化——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思想的批评[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继国;;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黄文忠;;关于马克思“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论述[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刘仁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俞吾金;;重视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9 袁恩桢;;公有制与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阅读笔记之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王汉生;;从《资本论》批判的“三位一体”到正义分配理论[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为雄;科学是财富的最可靠形式[N];学习时报;2009年
2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张一兵;资本主义在“自我升级”吗[N];解放日报;2009年
3 逄锦聚;建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光明日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理论观点[N];光明日报;2007年
5 卫兴华;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鲁路;马恩论中国[N];北京日报;2009年
7 韩立新;日本对MEGA第Ⅱ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编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卫兴华;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N];北京日报;2001年
9 胡培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今昔观[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罗雄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新须遵循唯物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桂;《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2年
2 曹峰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4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5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6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8 廖萍萍;马克思的合作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戴瑞姣;世界市场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冷梅;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华大学;2012年
2 邢柳;约翰·贝茨·克拉克的分配理论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3 王雷;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乌恩奇;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劳动范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6 阿如娜;马克思恩格斯就业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雯雯;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朱志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韩全枝;马克思的资本概念[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1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