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技术体制的二象性

发布时间:2018-06-24 14:42

  本文选题:技术体制 + 二象性 ; 参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6期


【摘要】:技术体制概念自被引入学术界,始终存在两条独立的研究路径。一种研究理念视其为企业所处的一种技术环境,另一种研究理念则将其抽象为企业从事技术活动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借助物理界的伟大发现——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的辩证思维,本文对技术体制研究的现状进行辨析,认为环境属性和规则属性是技术体制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对象层次等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随后本文构建了这两种属性之间的关联,并指出理解技术体制的二象性对研究其稳定性与动态性的二元状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system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re are always two independent research paths. One kind of research idea regards it as a kind of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other kind of research idea abstracts it as a series of rules that the enterprise is engaged in the technical activ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great discovery of physics-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wave-particle duality of matter,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hold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and the regular attribute are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The purpose and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level. The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ttributes and points out that understanding the duality of the technical system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its stability and dynamic binary stat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铁;贺俊;;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构[J];学术月刊;2013年07期

2 姚伟峰;;企业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3年18期

3 徐晨;吕萍;;创新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洪国;基于协同视角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Muhammad Mudassar;巴基斯坦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窦伟;中国企业国际扩张与创新绩效:母国产品开发经验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5 吕可文;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D];河南大学;2013年

6 高宏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陈田;后发展地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莉;安徽省汽车产业技术跨越的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张毅然;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5 黄燕婷;武汉市创新资源动态演化及配置效果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蔡广;单一专利产品条件下后发企业专利许可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毛守勇;CH集团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严蓉;江西农业龙头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王传任;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士伟;基于复杂知识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华光;;产业内贸易的环境区际影响不容忽视[J];环境经济;2011年03期

2 孟氧;经济科学与量子力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3 ;世界科技创新十大特点[J];科技成果纵横;2000年02期

4 赵金成;谢晨;梁丹;王亚明;黄东;彭伟;袁梅;;环境非市场价值评估选择模型的应用——基于上海、成都焦点人群访谈[J];林业经济;2010年06期

5 程新章;吴勇刚;;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柴庆澄;紧跟世界新经济时代的潮流——学习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J];继续教育;2001年02期

7 杨志刚;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J];软科学;2003年03期

8 杨志刚;技术的系统观[J];科研管理;2003年03期

9 徐风;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分析[J];中国水利;1999年05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盛;分工、协调和产业组织形式演化[D];复旦大学;2005年

2 吕可文;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1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1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