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人类学的中国化研究典范: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学术思想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24 16:42

  本文选题:相际经营 + 文化因素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中国经济人类学理论家杨庭硕教授,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相际经营原理"的理论模式,在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为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认为杨著堪称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杰出代表作,其理论贡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方案,特别是为我国西部各民族地区,乃至世界相似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经济人类学理论典范。
[Abstract]:Professor Yang Tingshuo, a Chinese economic anthropology theorist, has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terphase management princi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which has made a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 China. This paper holds that Yang Zhe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work of Chinese localization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whos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nd guiding role to practical work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chem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China.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for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ll ethnic region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and even similar regions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06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广;戴琴琴;綦晓光;;关于国家经营管理的战略思考——基于对泛市场化思潮的批判[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范小青;;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3 代明;殷仪金;戴谢尔;;创新理论:1912-2012——纪念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首版100周年[J];经济学动态;2012年04期

4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化”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显扬;赵华富;周国兰;段学艺;曹雨;周富裕;;贵州省风冈县田坝村茶树栽培循环经济集成技术“3R”分析与应用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2 沙彦奋;;新疆伊犁回族经济类型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刘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4 綦晓光;王晓娜;刘振宇;;管理学和人类学的对话及发展:工商人类学的兴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胡守敏;;生态课堂建设的哲学基础: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张守文;;“双重调整”的经济法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7 邓正来;;两种法学全球化观——中国将何去何从?[J];法学家;2008年05期

8 罗显扬;郑道芳;郑汀;;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的形成及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9 罗显扬;张正秋;;贵州茶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潘怿晗;;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经济“嵌入”——盘村个案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于维栋;;和谐发展与技术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刘文江;武文;;民间文化产业化的经济人类学思考——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双维度结构[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章汝先;;论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与根本出路[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5 苏迅;干飞;;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综述[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施琳;;边疆民族志:经济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7 施琳;;论“多型态”表象与“多型态”发展研究——关于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学科交叉分析[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8 张乐;;生态危机探源:“四因说”背后的共同所指[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敏;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彭诗言;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茆晓君;风雨中的飘摇[D];上海大学;2011年

10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李响;低碳经济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D];南昌大学;2010年

8 邱丽平;当代中国发展观的演变与历史启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石佳丽;“有效需求”与“适度需求”[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占华;;基本民生服务去泛市场化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2 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3 施琳;;经济人类学理论前沿综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张有隽;;论人类学的经济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俞建国;;西方国有经济及其管理方式的一些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2期

6 李慎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7 吕俊彪;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当前面临的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8 翁乾麟;理论与实际: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试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9 周明海;;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权的借鉴、超越与发展[J];探索;2009年03期

10 古玲;《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增设民族经济学类目及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崇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力作——洪银兴、林金锭著《发展经济学通论》评介[J];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2 刘厚凤,张春楠;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9年03期

3 张良泉,李进参;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几点伟大贡献[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9期

4 黄方毅;;发展经济学三十年——从《经济发展》一书谈起[J];读书;1983年06期

5 谭崇台;;论发展经济学中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4期

6 王永年;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财贸研究;1991年05期

7 彭明朗;;发展经济学的里程碑——读张培刚教授新著《发展经济学通论》[J];经济评论;1992年01期

8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的思路[J];江海学刊;1994年03期

9 胡坚;发展经济学和其它经济学科的关系[J];经济评论;1994年04期

10 薛进军;谭崇台经济学思想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颖;;二十一世纪初发展经济学的新动向[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高波;;经济发展理论范式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何忠伟;胡宝贵;何美丽;;发展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探索[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许开鹏;胡聃;杨建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谭崇台;叶初升;;在跨期比较中拓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发达国家早期发展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纲[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6 简新华;;中国现阶段需要什么理论经济学[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7 王爱君;;发展经济学的多重均衡理论[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何炼成;李忠民;;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代序)[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南平;;马克思发展经济思想的继承及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扬弃——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依据和原则[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苏雪串;;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评析[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新动向[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2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梁小民;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3 宇杰;发展经济学对腐败现象的诘问[N];学习时报;2002年

4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讨会简述[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朋;要重视发展经济学研究[N];新疆日报(汉);2008年

6 叶初升;寻求发展经济学独立存在的合理性根基[N];光明日报;2006年

7 顾炜宇;刘易斯拓展发展经济学[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耿俊伟;报国常怀赤子心[N];湖北日报;2011年

9 郭继丰;效率与公平·全球经济·发展经济学[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简新华;中国将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地[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丽红;广义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赵亚奎;协调失灵,技术抵制与贫困陷阱[D];复旦大学;2009年

3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志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D];浙江大学;2012年

6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竞元;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智慧;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闪闪;试论斯密经济学自然哲学的研究方式[D];苏州大学;2009年

5 刘伟丽;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陈鹏;实验发展经济学研究评述[D];山东大学;2013年

7 陈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8 何克东;区域投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文龙;试论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周冲;西方二元经济理论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