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的非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8-06-24 19:19

  本文选题:新自由主义 + 非适用性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摘要】: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学术界和理论界曾经倍受青睐,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便开始有一些学者著文建议中国效仿西方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进行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宣扬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在政治上反对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干预,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格格不入。另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也存在不少缺陷,不具备在我国实行的基本条件。因此,新自由主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应该探寻适用于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道路。
[Abstract]:After neoliberal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80s, some scholars began to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follow the advice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neoliberalism. However, neoliberalism propagandizes privatization, liber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n the economy, and is politically opposed to public ownership, socialism and state intervention, which are incompatible with Marxism, socialism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neoliberalism theory also has many defects, does not have the basic condition which implement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neoliberalism is not applicable to socialist China.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091.3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志伟;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9期

3 杨承训;;新自由主义何以在中国风行一时[J];人民论坛;2011年01期

4 毕洪业,李翔;中俄经济转轨的目标、路径及绩效比较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思义;;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经济学教育教学[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S1期

3 柴艳萍;郭建;孙惠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4 徐志军;;对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教学实效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5 王立新;宋晓霞;;论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的有效性[J];东北亚论坛;2009年01期

6 徐则荣;;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研讨会综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7 叶明昌;;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朱妙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亟待发展创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9 谷二米;;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10 钱梦燕;;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及防范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勇;王永兴;;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缺陷及改革思路[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孙亮;;走出“讲坛哲学”个性化的误区——从国内“哲学导论”课程设置谈起[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周新城;;“再思考”名义下的全否定[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4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王志伟;;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当前政策的基本认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马世杰;刘盍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路径选择[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笑颜;中国医疗服务规制非均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毛隽;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任红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董伟;论当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9 董建国;中俄两国保险业效率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肖继军;西方经济思想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启示[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睿;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辽宁大学;2011年

2 宋晓光;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孔银生;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经济转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鹤;生产方式变革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6 朱丽丽;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晓云;1957年反右运动中经济学界大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8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林荧权;陈岱孙经济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德列·克鲁申斯基,杨立成,李铁军;普京的胜利:原因与教训[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04期

2 张力化;热潮中的冷思考——对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3 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晓红;试析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走向衰落的原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5期

6 李强,庄俊举;历史地、全面地研究新自由主义(一)——专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7 刘静,徐莹;潮起潮落——谈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J];经济学家;2004年05期

9 刘寒梅,吴正东;新自由主义探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见顺;新自由主义评析:实质和影响[J];台声.新视角;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2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冉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借鉴“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组长:何秉孟 副组长:戎殿新 刘迎秋 李千 成员:江时学 裴小革 阎小兵 顾俊礼 苏振兴 田春生;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记者 天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科学评析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记者 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4年

7 吴易风;新自由主义及其后果[N];河南日报;2004年

8 [美]埃莱娜·格拉贝尔 许云;新自由主义的歧路[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王宏伟/编写;新自由主义吞噬西方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批判掀起热浪[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孟亚凡;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哈耶克自由观审视[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2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2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