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权交易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排污权交易制度 + 碳排放权交易 ; 参考:《江淮论坛》2012年04期
【摘要】:2012年是《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的结束年,面对即将来临的后京都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往,这是环境法学界必须艰辛探索的命题,本期就该命题作专题讨论以飨读者。2011年12月,中外学者五十余人会聚复旦大学就碳排放权交易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河海大学晋海副教授就低碳城市建设的立法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刘画洁博士就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个人碳排放行为的法律规则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Abstract]:2012 is the end of the first commitment period of the Kyoto Protocol (2008 to 2012). In the face of the coming post Kyoto era, where will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go, this is a proposition that the environmental law community must explore hard to explore. This topic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eriod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over 50 scholars in December.2011. The Fudan University has made a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The Deputy professor of the Hohai University, Jin Hai, on the legislative issu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ies, and Dr. Liu Huajie of the Fuda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legal rules of individual carbon emission behavi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i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X19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受祜;;建设“零碳成都”[J];四川省情;2007年05期
2 张颖;屈丰;王勇;;矿山污水治理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3 王彩琴;;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及会计问题[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11期
4 刘朝;田恬;龙舟;;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5 林云华;温俊豪;;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0期
6 石婷;;浅析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7 姜妮;;排污权交易:地方实践风生水起[J];环境经济;2011年06期
8 魏静;;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冷思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钱水苗;周婵嫣;;试论排污权交易的谨慎实施[J];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10 董文茂;;当环境治理遭遇经济机制——环境研究专家沈满洪谈排污权交易[J];环境;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超平;罗春;蒋湛;马立实;王颖杰;;论环境保护清洁生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陈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王世平;孙正球;谈国强;;玻璃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汇编[C];2005年
4 宋天德;黄勇;;连云港港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A];'2001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卫新;;中小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夏少敏;林锡东;;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探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赵倩;;大庆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谢水生;朱琳;;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伟信;宋鹏宇;;绿色化学与有机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新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茂名农业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晓苏;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贺斌;面对共同的挑战 合作更有利[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李艳邋高博;委员关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N];科技日报;2008年
4 王慧琼;共商环境经济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局[N];深圳特区报;2008年
5 记者 陈小方;澳碳排放权交易案再遭否决[N];光明日报;2009年
6 市政府副市长 张家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N];秦皇岛日报;2007年
7 方家平;给环保民间组织捐点钱[N];证券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慧琼;用绿色行动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湘江 顾震球 白洁;中国的最大挑战在环境[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李世泽;对接绿色东盟 促进绿色合作[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耀;绿色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周长玲;专利法生态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任峗;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龚辉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8 任庆;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冯浩;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启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勇;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D];兰州大学;2008年
3 严利;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黄英;西部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朱园园;中国循环经济问题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时云;用科学发展观分析我国水电开发的利弊[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朱瑛;我国环境税制构建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金麟;天津市热电联产新能源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田洁炜;WTO框架下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曾九龄;关于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探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2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