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问题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公共品 + 搭便车 ; 参考:《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搭便车问题在公共品的供给中是普遍存在的,如何解决搭便车问题是改善公共品供给的关键所在。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所做的公共品实验数据入手,本文分析影响搭便车程度的因素,旨在为解决搭便车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政策建议: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捐献信息披露的透明化,促进捐献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Abstract]:The problem of hitchhiking is common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tchhik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public goods from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gree of hitchhiking, aiming at providing analysis method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itchhiking: establishing a good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Transparency of don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ono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BaJG125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志勇;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2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3 龙新民;陈湘满;张萤;;西方公共产品私人提供实验研究最新进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静;洪传春;;论福建省农村社区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3 王平;林萍;;村民自治视阈中的协商民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4 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机制化的原因——一种体系层次上的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徐月亮;周超明;;环境保护提供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出发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6 王霞;陈柳钦;;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王冠;;动员式参与与主体间性:居委会的社区参与策略考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魏向前;;新时期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9 余万林,曲建忠;中国出口产品频遭美国反倾销的原因和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10 张明林;付春;;集体选择、智猪博弈与农业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一个林业合作社的例子[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3 刘晓红;;高校大学生节能责任的分担与治理机制探析——以大学生电能节约为例[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4 刘晓红;;论公众集体节能的行动逻辑[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5 李权昆;;海洋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及其反思[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刘敏;;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文化视角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华涛;;论公众知情权与政府规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梁彩霞;;基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看我国社会行业自律缺失的原因及对策[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m:;;公共行政学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其与公共哲学思想共生关系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闵琪;从公共品需求到公共品供需均衡:理论与现实[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波;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卫;有限理性、契约与集体行动:中国农民合作的产生与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胜君;论政府流程再造的动力、阻碍、演化与策略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吴晓云;我国医药合业向分业演化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梁柏章;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行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箫;集体行动缘何失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岩;完善政府责任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中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1年
6 姜晨;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成长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淼;业主集体维权成功何以可能[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丹;学校管理中选择性激励机制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金明;集体行动与“精英”的逆向行为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文;农民的利益表达与集体行动[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勇;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2 朱静;;西方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5年11期
3 周燕;张麒麟;张瑞雪;;基于改进型投资实验的搭便车行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1期
4 汪丁丁;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J];经济学动态;1994年07期
5 肖信东;;实验经济学:一种新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6年09期
6 许光建,史璐;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金煜,梁捷;行为的经济学实验:个人、市场和组织的观点[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5期
8 ;2008年实验经济学高级讲习班暨学术研讨会召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9 张丽明;;实验经济学能减少费用和风险[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05期
10 詹文杰,汪寿阳;维农·史密斯与实验经济学——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论之二[J];管理评论;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文;魏建;;惠研究的实验经济学进展与应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范帅邦;;小团体选举决策的形成机制与实验经济学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绍辉;;税费改革与乡村公共品供给[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4 邹生;叶元龄;袁飞玲;周传世;;宏观经济实验室的发展及其设计与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熊义杰;;经济计量学的发展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荣娟;;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现实路径与创新举措——一项基于武昌区徐家棚街的调研[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温来成;;多方合作与共赢:提高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能力之路[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东兰;刘志迎;;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方天X;兰晓红;;税费改革后辽宁省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伟;;民主财务和农村公共品融资的调查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 吕明晓;免费公交是公共品供给的创新[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记者 丁雷;首届实验经济学论坛在连举行[N];大连日报;2009年
3 葛新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经济学需要与其他经济理论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杨敬;让公共品供给更加充足[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何鹏举邋龚喜球;把握权力公共品供给的规律[N];湖南日报;2007年
6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贺雪峰;村庄公共品投入需要制度保障[N];农民日报;2008年
7 席雪莲;心理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先驱人物[N];经济参考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高慧斌;让农民享受公平的生存发展权利[N];辽宁日报;2006年
9 周芮;小议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周瑞金;政府主要精力:发展公共事业[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范良聪;实验经济学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舒成;中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公共品供给——理论与实证[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龚春霞;公共品供给和农地制度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彭长生;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曹执令;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闫威;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从公共品供给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看中国分税制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幸;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3 彭慧超;地方政府间竞争及对公共品供给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黄顺虎;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D];安徽大学;2004年
5 李文娇;P2P网络搭便车行为抑制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谢啸;增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敏;协同治理视阈下非公企业“用工荒”破解之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洪建;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农民销售合作组织推广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孙志明;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电力市场竞价模式及报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任变玲;陕西农村准公共品区域性供给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4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