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MEGA第Ⅱ部门第11卷来看马克思对再生产理论的推进——以《资本论》第2部的艰辛创作历程为视角
本文选题:MEGA② + 《资本论》手稿 ; 参考:《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02期
【摘要】:恩格斯编辑版《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缺憾,是未能反映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艰辛创作历程。现行MEGA②对马克思《资本论》手稿的悉数出版,成功弥补了这一缺憾。本文试以MEGA②所收录的马克思为《资本论》第2部所写作的8部手稿为文献基础,以再生产理论为中心,考察马克思逐步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划清界线,渐次发展出自身独特理论的艰辛创作历程。
[Abstract]:An important shortcoming of Engels' edition of Capital is its failure to reflect the hard course of Marx's economic theory. The complete publication of Marx's manuscripts of Capital by MEGA _ 2 has successfully made up for this shortcoming. On the basis of 8 manuscripts written by Marx as the second part of Capital, and centered on the theory of reproduc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Marx and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Gradually develop their own unique theory of hard creative process.
【作者单位】: 日本法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任重;对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关系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01期
2 杨雄胜;;对马克思成本价格理论的系统考察[J];当代财经;1988年10期
3 许经勇;;马克思农业再生产理论与现实[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黄荣滋;;马克思空间要素理论和社会主义流通体制的改革[J];经济科学;1985年05期
5 田葆贤,赵海成;比较马克思和魁奈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异同[J];东岳论丛;1986年04期
6 王慎之;肖永年;;魁奈的《经济表》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J];经济科学;1983年01期
7 王红征;;论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与循环经济思想[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1期
8 张天性;学习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两种积累的理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9 张玲;;浅论当前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J];市场论坛;2008年09期
10 孙树青;;最先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J];经济研究;198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孝政;;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宏观调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胡世祯;;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黄文忠;;关于马克思“8倍于本人劳动”的论述——怎样界定多元所有制经济结构中的起始点资本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王岩;;马克思《资本论》中科学发展观探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蔡秀玲;;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与改革开放后中国“中间阶层”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邹东涛;;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之我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宫希魁;重温马克思的“流动人口”说[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孙亮;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火”了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步德迎;萨缪尔森与马克思的经济学[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解保军;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探微[N];光明日报;2006年
5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李惠斌;对马克思关于“私有制”、“公有制”问题的再解读[N];北京日报;2008年
6 李华芳;与马克思一起对话亚当·斯密[N];东方早报;2010年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福特,马克思,中国经济学家[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中)[N];学习时报;2009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陆晓光;在“商品”与“细胞”之间[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徐磊;重读《资本论》找“危机”出路[N];苏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徐祥军;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6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李晓冬;所有权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长征;马克思恩格斯第三配置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柴秀波;马克思的“劳动”与“实践”概念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高惠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6 于雅;经济人和经济发展—批判与反思[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谢冬华;论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伟;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启示[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9 唐丽芳;马克思财富观的哲学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许芬;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5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