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创新的理论渊源新探——基于经济增长、贸易、区域发展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26 00:47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理论 + 贸易理论 ; 参考:《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创新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贸易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三个方面概述了创新的理论渊源。这些理论是对创新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
[Abstract]:Innovation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inno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rade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se theories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0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袁欣;中国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5年12期

7 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8 唐江桥;;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渊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9 严明;;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关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10 姜萱;;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卢福财;甘国华;;市场失灵与教育产业的政府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星云;;高校教师流失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王万茂;严金明;;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问题的探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杜能的经济理论简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刘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刘志广;;“自由交换-掠夺”视野下《资本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人性”的政治经济学探索[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思峰;阮爱清;方志耕;施红星;赵亮;;产业集群租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董红蕾;最优银行规制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郝硕博;所得课税的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刘伟德;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率影响及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尹智雄;员工持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D];浙江大学;2001年

7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寇全安;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刘向晖;数理经济学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军;关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双要素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孙德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3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冰;港台经济体制、政策及其效果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5 熊吉峰;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杨军;独立审计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龚文海;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梁欣然;论风险投资及其在我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1年

9 肖彦山;经济法基本原则及其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李会;斯密“经济人”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当代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2 鲍静海;张远;;试论以货币流速为基础的短期经济增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朱晋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及《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论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唐国华;许成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李欣广;;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推进[J];海派经济学;2010年04期

6 李小宁;孙琳琳;;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质量[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资本论》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洪超;;权衡论:基于传统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另类经济增长理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瑞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樊瑛;张鹏;刘娜;;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形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罗浩;季任钧;;文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初步框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梁言顺;;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徐长生;;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经济发展成就的反思[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梦霖;《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N];人民日报;2009年

2 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朱茵;费尔普斯出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主讲人 夏业良;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我们期望怎样的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王东京 赵建军;人类行为与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林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坚实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 戴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N];安徽经济报;2008年

8 李力 编译;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浙江大学 杨吉;菲尔普斯的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李江涛;“世界工厂”的理论框架应修改[N];经济参考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2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秦正云;基于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创业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5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陶磊;能源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明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祝秀梅;文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韩媛媛;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D];兰州商学院;2009年

5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单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8 黄树洪;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倩;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袁庆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效应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8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8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