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现状、国外经验及中国借鉴
本文选题:碳交易 + 排放权 ; 参考:《生态经济》2013年01期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一大障碍。文章在阐释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及EU-ETS、RGGI等国外主要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Abstract]: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as become a consensus in the world, and carbon trading has become a widely accepted way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realize effective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romote economic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by using market mechanis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so made it clear that it wants to establish its own carbon trading market, with a weak foundation and a lack of experience being a major obstacle.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in research viewpoints of carbon tr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and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carbon trading systems in 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EU-ETS / RGGI, etc. Finally, the enlightenment and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of carbon trading system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国网能源研究院;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强;李涛;;低碳经济与中国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探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颖睿;宗刚;;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2 张云;杨来科;赵捧莲;;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利益分配与出口规模研究——基于MACs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3 史俊晓;孙焕伟;;碳交易、外部效用与碳会计浅探[J];财会通讯;2012年01期
4 张云;杨来科;;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决定与最优出口规模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5 吴恒煜;黄飞鸿;朱福敏;;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路径选择[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晓青;;碳排放交易的经济学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7 孙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张云;杨来科;;《京都议定书》附件B国家碳排放权贸易与利益分配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孙萍;;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22期
10 陈勇江;;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发展;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鹏飞;;低碳减排对成本核算管理的影响及其信息披露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向重樵;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楠;关于发展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铎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框架设计[D];集美大学;2011年
4 杨帆;基于进化博弈的碳排放配额博弈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和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冯丽;中国碳排放交易平台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曾宪法;企业信息化与低碳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涂毅;;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年02期
3 王瑾;;政府在排污权交易中的职能分析——以美国SO_2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刚;葛兴安;邵诗洋;;双特碳交易试点如何做?[J];环境经济;2011年05期
2 钟晓红,周国梅;温室气体交易试验体系中的法律问题[J];世界环境;1997年02期
3 戚雁俊;;基于碳交易的石化产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探究[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年02期
4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三次尝试失败[J];低碳世界;2011年02期
5 郭旺;;专家认为:推动节能减排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J];广西电业;2008年03期
6 丁丁;;开展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能源;2011年02期
7 张起花;;探寻中国碳交易路径[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06期
8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12期
9 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唐邵玲;刘琳;施棉军;;初探我国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兆敏;;论环境保护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立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欣;;典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及经验[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胡小康;苏芳;巨晓棠;江荣风;张福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爽;张硕慧;李桢;;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发展趋势[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5 朱雅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初探[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钟笑寒;;温室气体减排跨期优化的一个理论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孙晓冰;;依法实施工程担保制度,推动建筑市场健康发展[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董红敏;李玉娥;朱志平;陶秀萍;;湖北省恩施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分析[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清辉;;侜湾之综合晪v|计R儌v|展许可制[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华;排放权经济———21世纪第一大商机[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梁懿娴;“排放权经济”风行全球[N];国际商报;2007年
3 ;“排放权”将成为21世纪最大商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版编辑 钟沈军 崔瑾月 辛华 赵方成 刘清风 周朗文 钟鸣;排放权经济21世纪第一大商机[N];市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颖春;丹麦风电:市场机制催生的“风”狂[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伍江川;“排放权经济”叩响川企大门[N];四川日报;2006年
7 敬春;玉田引入市场机制运营城镇[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金波;争做西部第一城 力办西部第一节[N];重庆商报;2001年
9 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误区剖析[N];北京日报;2002年
10 特约记者 欧焓;中国企业获10亿美元减排交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芳;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明勋;解析京都议定书的作用与局限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展里;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孟文娣;中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引入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杨红霞;民办中小学政府干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昌军;黑色经济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韩丽红;基于市场机制的建筑节能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曾华锋;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民;中国碳金融模式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响;“碳关税”合法性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外交学院;2010年
3 俞康;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法律价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尚磊;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关晶晶;中国碳金融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薛园园;中日产业政策法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杨美娟;欧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发展及其成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赵建春;浅论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非公有制经济[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妍;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杨慧;基础教育准市场化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8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68962.html